2、金色的草地
2、金色的草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欢乐,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法设计:
朗读感悟法、引导法
学法设计:
朗读法、想象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
1、你去过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及语气变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多媒体出示新词,开火车读。
3、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多音字,齐读。
四、读书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这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也可请见过蒲公英的同学来介绍。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植的?
(2)“我”和弟弟是怎样玩的?请大家大声读一读然后同桌两人边说边演。
(3)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3、开满蒲公英的草地多美呀!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第一、二段课文。
五、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教学流程:
复习一二自然段。
指名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二、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草地在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3)草地怎么会变色呢?小组内讨论交流,动作表演。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我”发现这一有趣的现象后,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
2、金色的草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