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深基坑工程技术管理导则.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合肥市深基坑工程技术管理导则
第一条 基坑安全等级应根据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工程具体情况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深基坑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
1、基坑坡底和既有邻近建(构)筑物、(软土场地为3倍)以内的深基坑;
2、距基坑坡顶1倍(软土场地为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有需要严格保护及控制变形的建(构)筑物、地面环境和设施、地下管线的深基坑;
3、最大开挖深度大于等于12米(软土场地为8米)的深基坑。
第二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深基坑,其安全等级可定为三级。
1、;
2、距基坑坡顶2倍(软土场地为3倍)开挖深度范围无建(构)筑物、重要设施和地下管线。
第三条 不符合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深基坑可定为二级。
第四条 在老城区、老旧小区、人员密集闹市区域、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深基坑,应提高一个安全等级。
建设单位不能提供相邻建(构)筑物、重要设施和地下管线的结构情况及基础埋深等资料,或提供资料不完整时,深基坑设计时按最不利考虑,应提高一个安全等级。
第五条 对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大于3m,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判定为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应判定为深基坑,深度小于3m的基坑可参照执行,具体由建设单位会同勘察、设计等单位根据勘察报告和周边环境情况确定,必要时可邀请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家库中的岩土专家共同确定。
1、坡顶面以下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土层或厚度超过3m的松散填土层;
2、符合第一条1、2款的任意一条。
第六条 工程前期周边环境专项调查范围从基坑边线起,向外延展不小于基坑开挖深度3倍,调查对象包括建(构)筑物(距离、基础形式及埋深)、道路、地下管线(位置、材质、管径)、地下设施等,当有同期施工的相邻建设工程,应对其支护及基础情况进行调查。
第七条 勘察报告中应明确以下和深基坑工程有关的内容:
提供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压缩模量、渗透系数、承压水水位等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查明填土特性、粘土的膨胀性、软土的状态。
对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变化特征、承压性、产生管涌、流砂、流土的可能性等应作出具体评价。当基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降水、截水等),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第八条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参数选取时,土的粘聚力(c)取值,应根据土的特性、基坑深度和基坑使用期限长短,在勘察确定的标准值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折减系数。当勘察报告提供的膨胀土层的粘聚力(c)为直剪试验指标时,,且原状粘性土的c值设计值不宜大于60kPa。
第九条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时,基坑坡顶附加均布荷载值不得小于20KN/m2。
第十条 安全等级为一级或开挖深度大于等于10米,或土质为软土、松散填土、强风化泥质砂岩的深基坑严禁采用单一土钉墙支护。一级基坑应当优先采用内支撑支护形式。
第十一条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深基坑工程,其施工或使用跨越多雨季节(7∽9月)的,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支护形式必须采用内支撑;
2、围护桩桩间土防护应采用砖砌拱墙等可靠挡土措施;
3、应对基坑周边雨污水管道进行全面排查,对堵塞、渗漏处进

深基坑工程技术管理导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