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京剧的念白.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京剧念白
我想凡是对京剧有一些了解观众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千金话白四两唱"。显然这 是一种夸张说法,之所以要这样说,无外乎就是强调念白重要性。
京剧念白有京白、韵白、苏白,我老师荀慧生还发明了一种在京白及韵白之间念白,既哮 又俏,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谐白。
京白,就是按北京方音念京字京味念白,多用于花旦、架子花脸、小花脸。小生有时也在 韵白中穿插几句京白,例如《打严嵩》中常保童,带有诙谐调侃之意。有人说青衣和老生就不 念京白,其实也不然,比如《四郎探母》公主,《苏武牧羊》中胡阿云,都是青衣应工戏,都念京 白,张君秋先生京白尤其好听,跟他唱腔一样耐人寻味。老生戏主要是清装戏,比如《洪母骂畴》 中洪承畴在投降清廷以后改换旗装,顶带,同时改念京白,及他母亲念韵白形成对照,充分地讽 刺了这个叛徒数典忘祖嘴脸。花旦戏最典型是《十三妹》中何玉凤,据说是王瑶卿先生经典 剧目,主要是京白念得好,具有独创性。后来花旦念京白都是受王先生影响。小花脸念京白戏 多,听着很随便,其实也很要功夫。比如数板时也要合辙压韵,一板一眼,跟唱一样。还有一种叫 “贯口白",好象是一口气念一大段,还越念越快,神采飞扬。最后拉一个长音,跟唱腔喝调一样, 在观众中也能获得喝彩声。这是很要嘴皮子功夫,偷气换气处理不好也念不下来。尤其是武 《连环套》中朱光祖,《九龙杯》中杨香武京白都是难度很大。我听叶盛章和张春华 念白,就跟炒蹦豆一样,干脆、利落、爽快。
韵白,和京剧唱腔一样,都是用湖广韵。也就是说,都是200年前徽班进京时产物。您听现 在武汉人说话,尤其是他们学北京话,就真跟京剧舞台上韵白一样。其实把韵白再拉点长音, 加点花,就是京剧唱腔。由此可见,韵白旋律就是简化皮黄腔。有人说[‘我就不信,没有湖广韵 就唱不了京剧「其实他不明白,京剧唱腔旋律就是从湖广方言四声调值演化而来,你怎么能用 北京话四声说出湖广话韵味来呢?有剧作家不熟悉湖广韵,把京白和韵白写台词完全一样,演 员说念不出来,他还挺不服气。他就忘了,不同方言,就要有不同语法,不同语言结构。比如苏三 在《起解》时念的白:"你我父女趣行者。"如果换成京白就不好念,只能改成:“咱们爷俩慢慢走 吧。”相反,如金玉奴念京白:“我说嘿,你给我回来。”京剧演员一看这词就是京白,因为念韵白 是念不出来,必须改成:“听者,你及我转来! "我这么一说好象挺简单,其实这里除了艺术形象设 计和美学因素以外,还包括方言学,声韵学,是很复杂。
谐白,介乎于京白及韵白之间,还带一些怯味儿,我理解,用是京白语气,韵白旋律,再夹 杂几个京字儿。关于荀老师创造“谐白"真正原意,我起初也不大清楚。经过多年舞台实践,我 感到这种念白奥妙就是给传统韵白注入生活气息,使其感染力更为突出,也更贴近观众。比如 《红娘》念白所以动人,显得哮声哮气,就是因为这种念白比韵白活泛,比京白亲切。
京剧念白还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作用分为定场白,念引子,对白,贯口白,数板,扑灯蛾,念对 儿,叫头,背躬和哭相思等等。
定场白:就是剧中人出场后通过打引子或唱曲牌后念定场诗,然后自报家门,说自己姓什 么,叫什么,干什么,当什么官,再自己介绍剧情发展背景。就说《空城计》中诸葛亮定场白吧:
(四位将军起衢后,诸葛亮升大帐,要处理军务,上场后念引子:
羽扇纶巾,四轮车,快似风云。

京剧的念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