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硅太阳电池工艺技术应用
晶体硅太阳电池工艺技术应用
一、晶体硅太阳电池工艺原则
低成本
大批量
二、表现方式
大片化,薄片化,高效化
大片化
多晶硅片210*210(mm)
面积441cm2
单晶硅片156*156(mm)
cm2
薄片化≥220μ
薄片化是把双刃剑,薄片化可以降低成本。但是,碎片率会增加。国际上晶片供应商都是朝220μ方向看齐,薄片化会对第三世界太阳电池生产商而言会形成一道强大技术壁垒。
中国有可能在未来156×156(mm)单晶硅片生产上,占有让之地。
中国有批量生产8吋单晶炉设备的厂家;
各地已有不少厂家在上8吋单晶炉,150×150(mm)晶片已问世。高邮江苏顺大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拉的8吋单晶,镇江环太硅科技公司切片;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刚之竣工一条年产25MW,生产单晶硅和多晶硅156×156(mm)、150×150(mm)太阳电池生产线。
三、光伏技术的发展
晶体硅太阳电池是光伏行业的主导产品,占市场份额的90%,尤其是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市场份额已远超过单晶硅电池的市场份额,自从六十年代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应用于宇航技术以来,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已接近25%,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已接近20%。图1显示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发展过程,1980年以后的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主要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保持。
图1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发展过程
实验室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少数载流子工作器件,当光照射到一个P-型半导体的表面上,光在材料内的吸收产生电子与空穴对。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是少数载流子,它的寿命定义为从其产生到其与空穴复合之间所生存的时间。少数载流子在电池内的寿命决定了电池的转换效率。因此要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就必须设法减少少数载流子在电池内的复合,从而增加少数载流子的寿命。影响少数载流子寿命的因素有:
1)体内复合;2)表面复合;3)电极区复合。
1)体内复合
减少晶体硅体内的复合,首先要选用适当的掺杂浓度的衬底材料。一般太阳能电池制造所用的硅片的电阻率在到1cm 左右。提高晶体的质量,减少缺陷和杂质,是提高少数载流子寿命的重要手段。吸杂(gettering)工艺能有效的提高材料的质量。钝化(passivation)工艺能有效地减少晶体缺陷对少数载流子寿命的影响。
2)表面复合
减少表面复合通常采用在硅表面生成一层介质膜如二氧化硅(SiO2)和氮化硅(SiN)。这种介质膜完善了晶体表面的悬挂键,从而达到表面钝化的目的。如果这种介质膜生成在n-型硅的表面,由于在这些介质膜内固有的存在作一些正离子,这些正离子排斥了少数载流子空穴向表面移动。另外一种表面钝化的方法是在电池表面形成高-低结(high-low junction)。这种结在表面产生一个电场,从而排斥了少数载流子空穴向表面移动。
晶体硅太阳电池工艺技术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