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关于慈孝文化在农村的宣传与调查.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关于慈孝文化在农村的宣传与调查.doc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关于慈孝文化在农村的宣传与调查
辽宁科技大学民生之窗
孙亮
2007年5月12日
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关于慈孝文化在农村的宣传与调查
调查目的: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调查地点:鞍山市岫岩县偏岭镇小偏岭村。
调查对象:鞍山市岫岩县偏岭镇小偏岭村村民。
调查方式:以走访形式宣传慈孝文化,并评选出优秀慈孝人物在表彰大会上予以表扬。
近日有这样一项针对全国10401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的调查显示,%的人与儿女 分居,5%的人二餐不保,93%的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7%的人吃不起药,86%的人得了 大病住不起医院。这些老人的平均年收入为650元,85%的人自己干农活,97%的人自己做 家务,8%的人精神状态良好,52%的儿女对父母“感情麻木”。
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农村,孝道出了问题。当今中青年农民对父母知恩、感恩、报恩 情感的淡化和淡漠可见一斑。
在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地方,普遍情况是,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小、 矮、偏、I口房里住的是老人,在地里干活、照看孙辈的也多是老人。这些老人不是村里的“五 保户”,也不是民政救济对象,只是因为儿女不尽孝,他们才成了 “二不管”,其生活境况甚 至不如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
所以说,现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生分了,真诚淡了,信任少了,距离远了。除了金钱, 什么都不值钱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民身上那种朴素的亲情关系已经被利益、金钱 冲垮了。中青年人急切地盼望发家致富,年迈而又需要赡养的父母反而成了他们眼中的负担。
农村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对其他乡邻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刺激。很多渴望致富的中青年农 民甚至觉得,自己家之所以穷到现在,是因为父母的无能。
在为财富而奔波的路上,很多中青年人已经无心、无暇顾及自己的父母了。甚至有老人 伤心地说:“能干,是儿女的劳力;干不动了,就成了人家的累赘了。”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进彳丁再次弘扬与发展,使我们的邻里更加 和睦,是我们的家庭更加温馨,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在经过踩点调查后,我们大学生支 农服务团决定到鞍山市岫岩县偏岭镇小偏岭村进行社会实践。
本次联队下乡,有我民生之窗发起,特邀参与社团有“大连理工大学三农学社,沈阳师 范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会,辽宁科技大学勤工俭学俱乐部,农民之子协会”,并邀请材料学院 团委书记田海斌老师作为活动指导教师。活动以“弘扬慈孝传统,建设和谐乡村”为主题, 开展评选优秀慈孝人物。希望以此来感化人们的心灵,做到“尊老爱幼,母慈子孝”。为构 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础,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元素。在 新形势下如何认识传统慈孝文化,汲取其精华,赋予其时代精神,使之在融合人际关系、促 进家庭和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人间真情是慈孝文化的本质所在。有人认为慈孝是父母为回报自己而提出的,这是一个 很明显的错误观点,这是对慈孝的极大歪曲。儒学提倡的孝道是建立在人类宝贵感情基础上, 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与子女对父母的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是人类发自内心自然、真挚 的感情,是人类与生俱来、万古长存的美德。
人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是父(母)了(女)关系,最亲近的人是自己的父 母。爱

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关于慈孝文化在农村的宣传与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