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参观文字博物馆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班级:自动化组长:刘力豪 ********** 成员:刘云龙 ********** 赵帅 ********** 张志强 ********** 谢苏博 1 4020610234 薛凤祥 ********** 指导教师:杨实践时间: 2015 年 05月 16日观文字博物馆后感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由于没来过安阳一直对安阳文字博物馆很向往,今天我有幸去了哪里。刚到就看到“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些大字上面是甲骨文中‘字“的模型。从大门口看博物馆主体那金玉辉煌的高大建筑,这座古式建筑真宏伟。外表刻画很多中国特有的各种图腾,散发着古老的中华气息。穿过大门通向主题馆的道路两旁,由 28 片铜质甲骨组成的碑林,它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文化元素---- 甲骨文和青铜器,它代表 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和一”思想的生动体现。走过碑林,金碧辉煌的屋檐红黑相间的柱子的主体馆已展现在眼前,主体馆地上四层、地下还有一层,高度 米,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采用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特征。博物馆的外形来源于象形文字“墉”,这是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富有哲理、经典、最神圣的建筑形文字的“墉”字,不仅表现了中国文字文化内涵,也显示了文字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馆内便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甲骨文,这些文字是有我们的祖先按照实物形态所创造周末又到了,今天没事。我和室友一起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没事的时候在网上查过一的。中国文字应该算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中国文字的主要发展历史,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中国文字博物馆反映了中国文字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可以说是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尽管这些文字已不再使用,但是它也为我们现在的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值得我们去回顾去留恋。在一楼展区,,当看到“一片甲骨惊天下”展区,我不由的惊呆了。一排排展台和大厅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刻着甲骨文的甲骨、卜骨,这些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见证了中华大地悠久的历史和璀灿的文明,述说着中国文字的源远流长。我从对甲骨文的人一无所知到了对甲骨文有了些许的了解,有次感到我国的文字也是那么的博大精深,那片片甲骨都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结晶。甲骨文的发现宣告中国在 3000 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形成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如今,发现的甲骨文单字约 4500 个,能够释读的约 1500 字。它是商王占卜的纪录,刻在牛骨和龟甲上,也有少量的羊骨、猪骨和鹿骨等。商朝时期, 生产力仍很低下,人们难以抗拒自然界的灾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要求助神灵的护佑,因此商代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在祭祀的同时,商王根据自己的需要,让贞人即主持占卜的人用甲骨进行占卜,向神灵询问吉凶。具体做法是在甲骨上面钻孔或凿孔,然后烧灼,在甲骨的背面就会出现裂纹,即兆纹,根据裂纹走向判断吉凶,最后将占卜内容及结果用文字的形式刻在甲骨上。这就是甲骨文的形成,它记录了商代社会繁荣景象。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蔡伦的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流程。它分为 7步, 沤竹、浸灰水、打浆、蒸煮、荡帘抄纸、焙纸、揭

参观文字博物馆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