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第二版小抄(十六章全).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8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劳动关系》程延园第二版小抄(十六章全)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章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述
一、劳动关系词源△
1,狭义:是劳动者(雇员)与雇主(我国称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2,劳资关系:是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劳方资方界限分明,关系中包含一致性与冲突性。
3,劳工关系:与中文劳动关系是同一词,强调劳动者,工会与雇主之间的互动过程,集体谈判过程。
4,劳雇关系:又称雇佣关系,强调受雇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权利义务结构。
5,劳使关系: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其技术性意义,中性温和。源自日本。
6,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狭义指劳资关系;广义产业及管理者与受雇者之间的所有关系,包括雇佣关系所有层面,以及相关的机构和社会、经济环境。源自美国。
二、劳动关系的本质(性质、实质)▲
1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
△2,双方以集体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形式,甚至心理契约的形式,规定彼此的权利义务、是非曲直。
△3,劳动关系双方选择合作还是冲突,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
△4,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分为劳动力市场的力量和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
△5,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工作的相对稀缺程度,由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供求中的稀缺性决定的。
△6,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是指劳动者进入就业组织后所具有的能够影响资方的程度,其中以退出、罢工、岗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
退出:劳动者辞职给用人方带来的成本,如寻找和培训代替者的费用。
罢工:劳动者停止工作给用人方带来的损失。
岗位:在岗员工不服从、不配合用人方的工作安排而带来的管理成本的增加。
△7,劳动关系中,管理方享有决策权力。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主导优势地位。
三、劳动关系的概念▲
我国: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在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还有其特定的内涵。主要包括:
(1)主体上,是以职工(雇员)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2)目的上,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3)性质上,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
(4)形式上,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
四,劳动关系的含义:▲
1,主体是员工及其团体和管理方。
2,他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
3,受到来自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五大外部环境的影响。
五、劳动关系主体
(一)雇员:
1,广义: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决策权力的工作者。又称员工、劳动者,指所有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而获取工资或报酬的工作者。
2,雇员范围:
A,(职业上)包括:蓝领工人、医务人员、办公室人员、教师、警察、社会工作者,中产阶级从业者和
低层次管理者。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佣者。
B,(产业上)包括:第二、三产业,即工业、服务业中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的劳动者。不包括: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劳动力。
▲劳动关系中的雇员: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由雇主雇佣并在其管理下从事劳动以获取工资收入的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
劳动关系中的雇员的含义:
1,雇员是被雇佣的人员。
2,雇佣是在雇主管理下从事劳动的人员。
3,雇员是以工资为劳动收入的人员。
4,法定不是雇员的有:公务员、军事人员、农业工人、家庭佣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二)雇员团体:指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雇员协会、职业协会。工会的主要目标是代表并为其成员争取利益和价值。
工会是雇员团体的最主要形式。我国是世界工会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华全国总工会。
(三)雇主▲:拥有法律赋予的对组织的所有权(产权),在就业组织中有主要经营决策权力的人或团体。也称为“管理方”或“资方”,指雇用他人为其工作,并须支付工资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雇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享有对员工的“劳动请求权”和“指示命令权”,以及决策权。
管理方是分层级的,权力分布是不均衡的,多集中于管理方的上层。
(四)雇主组织:雇主组织的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它们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带。
(五)政府: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1,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2,公共利益的维护者;3,公共部门的雇主;4,提供有效的服务。
六、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一)个别劳动关系:
1,定义: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比如建立、变更或解除劳动关系。
2,两个特点:
:主要体现为:

《劳动关系》第二版小抄(十六章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OC KING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