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操作规X
一、妇科检查
(一)窥阴器的使用
无性生活者一般不做窥阴器检查。使用窥阴器检查阴道和宫颈时,要注意窥阴器的结构特点,以免漏诊。临床常用鸭嘴形窥阴器,可以固定,便于阴道内治疗操作。
患者排空膀胱,治疗床上垫一次性臀垫,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操作者带检查手套,将窥阴器前后两叶闭合,表面涂润滑剂利于插入,避免损伤(若拟作宫颈细胞学检查或取阴道分泌物做涂片检查时,不应用润滑剂,以免影响涂片质量)。
放置窥阴器时,检查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将两侧小阴唇分开,右手将窥阴器避开敏感的尿道周围区,倾斜45度沿阴道后壁缓慢插入阴道内,边推进边将窥阴器转正并逐渐X开两叶,暴露宫颈。阴道壁及穹窿部,然后旋转窥阴器,充分暴露阴道各壁。观察阴道前后壁和侧壁及穹窿粘膜颜色、皱襞多少,是否有阴道隔或双阴道等先天性畸形,有无溃疡、囊肿或者赘生物。注意阴道内分泌物量、性质、色泽,有无臭味。阴道分泌物异常者应做滴虫、假丝酵母菌、淋菌及线索细胞等检查。暴露宫颈后观察宫颈的大小、颜色、外口形状,有无出血、柱状上皮异位、撕裂、外翻、腺囊肿、息肉、赘生物,宫颈管内有无出血或分泌物。同时可采集宫颈外口鳞-柱交界部或宫颈分泌物标本做宫颈细胞学检查。
取出窥阴器时,先将窥阴器两叶闭合,缓慢退出。
(二)双合诊
,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检查者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
,扪清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及宫旁结缔组织以及骨盆腔内其他器官和组织有无异常。
:
检查者戴无菌手套,右手或左手食中两指蘸润滑剂,顺阴道后壁轻轻插入,检查阴道通畅度和深度,有无先天畸形、瘢痕、结节或肿块;
再扪触宫颈大小、形状、硬度及外口情况,有无接触性出血,若拨动宫颈时病人感疼痛,称为宫颈举痛,为盆腔内脏器有病变的表现。
当触及宫颈外口方向朝后时宫体为前倾;朝前时宫体为后倾;宫颈外口朝前且阴道内手指伸达后穹隆顶部可触及宫体时,子宫为后屈。
阴道双合诊
随后将阴道内两指放在宫颈后方,另一只手掌心朝下手指平放在患者腹部平脐处,当阴道内手指向上向前方抬举宫颈时,腹部手指往下按压腹壁,并逐渐向耻骨联合部移动,通过内、外手指同时分别抬举和按压,相互协调,即可触及清子宫的位置,大小,形状,软硬度,活动度及有无压痛。
正常子宫位置一般是前倾略前屈。弄清子宫情况后,将阴道内两手指由宫颈后方移向一侧穹隆部,尽可能往上向盆腔深部触及,与此同时,另一手从同侧下腹壁髂棘水平开始,由上往下按压腹壁,与阴道内手指相互对合,以触摸该侧子宫附区有无肿块,增厚或压痛。正常卵巢偶可触及,触之稍有酸胀感。正常输卵管不能扪及。
(三)宫颈刮片
宫颈刮片是筛查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故又称“防癌涂片”。
标本采集
用窥器不涂润滑剂,以清水或生理盐水湿润,在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以宫颈外口为圆心,用木质刮板,轻轻刮取一周,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刮伤,引起出血。若白带过多,应先用无菌干棉签或棉球轻轻拭去,再用刮板刮取标本,涂于刻有的玻片上,置于95%乙醇溶液中固定送检。
染色 常用巴氏染色法
诊断标准 巴氏5级分类法
巴氏Ⅰ级:正常,为正常的阴道细胞学涂片。
巴氏Ⅱ级:炎症,细胞核普遍增大,淡染或有双核。有时炎症较重,染色质较多者需要复查。
巴氏Ⅲ级:可疑癌,主要改变在胞核,核增大、不规则或有双核,核深染,核与胞浆比例改变不大,称为核异质。
巴氏Ⅳ级:高度可疑癌,细胞具有恶性改变,核大,深染,核形不规则,染色质颗粒粗,分布不均,胞浆少,涂片中癌细胞数量较少。
巴氏Ⅴ级:癌,具有典型恶性细胞的特征且量多。
由于巴氏5级分类法,主观因素较多,各级之间无严格的客观标准,故目前正逐渐为TBS分类法替代,而后者需专业医师方可读懂。故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常利用电子阴道镜局部放大10~40倍的功能,进行宫颈可疑部位的染色,从而重点取材,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二、产科检查
(一)四步触诊
四步触诊法是产前检查的常用方法,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并估计胎儿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
【适应症】 妊娠 24 周以后。
【操作前准备】
检查者关闭门窗,遮挡屏风,手要温暖;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双腿略屈外展,腹肌放松。
【操作过程】
前三步触诊时,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并面对孕妇头部,第四步触诊时,检查者则面对孕妇足部,动作要轻柔。
1. 第一步 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先确定子宫底高度,估计宫底高度与孕周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交替轻推,分辨宫底处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有浮球感的为胎头,宽而软不规则的为胎臂。
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两侧,一
妇产科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