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 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 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排他性技术的成长使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从而使私人部门可以提供。市场经济条件,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具有产权保障。新公共管理的发展使私人部门可以广泛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
三)社区
社区的一般含义及其经济特征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与社会相比的特征:共同性、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相结合、关系的紧密性和共生性、功能的专门化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特征:基于生活聚集区的居民实际需要、协商筹资
四)第三部门
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之外的社会部门。{自愿与强制、公益与私益的划分标准}。兴起的原因:
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失灵,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失灵,公民自决意识的觉醒。第三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势:1、创新优势,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2、贴近基层优势,具有减少市场机制的负面效果,超越国家机构的官僚作风,增进人际和谐的优势和功能。3、灵活优势,第三部门在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上具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便于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4、效率优势,在社会管理与发展的一些空白领域和一些传统上由政府从事活动领域里,第三部门常常比政府做的更好、更有效。
五)国际组织
国际公共产品是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消费群分布在不同国家的产品。
国际公共产品产生的原因: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的上升
国际公共产品的类别:依附于贸易行为的国际公共产品、被普遍认同的国际法准则、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集体行为、基于人道主义的国际救护、促进信息沟通的国际公共产品
第三章 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
受益的非排他性:私人产品只能是占有人才可消费,谁付款谁受益。然而,任何人消费公共产品不排除他人消费(技术上排他困难,或者排他成本很高,或者排他产生低效率)。
消费的非竞争性: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上,新增消费者不需增加供给成本。(如灯塔等)边际拥挤成本为零:任何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个人无法调节其消费数量和质量。(如不拥挤的桥梁、未饱和的Internet网等)
二、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方式
自愿捐赠与成本分担:适合人数较少,合作容易达成的情形。
强制性融资:适合人数较多,自愿契约难以实现的情形。
自愿融资达到最优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而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youxi23
  • 文件大小83 KB
  • 时间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