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
魏钢焰
姓名:魏钢焰 (原名)魏开诚 作家 山西繁峙人 1922年生于太原 ,1995年2月因心脏病病逝于西安。
《船夫曲》写于1961年,是一篇情文并茂,诗意浓烈的抒情作品。本文《黄河大合唱》节选改编自《船夫曲》。
作者:
第1页/共25页
光未然,(1913~ 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
著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第2页/共25页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人 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贫苦渔民家庭,自幼酷爱音乐。
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毛泽东同志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的题词。
冼星海的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数百首。
第3页/共25页
创作背景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地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
1938年秋冬,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冼星海谱写成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第4页/共25页
歌曲的创作经过
1938年冬
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酝酿长诗《黄河吟》)
1939年1月
抵达延安后(在冼星海同志 的建议下改为歌词)
1939年3月26日
冼 星 海 抱 病
(开 始 谱 曲)
1939年4月13日
1941年
抗敌演剧三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
冼星海在苏联
增加一个序曲
第5页/共25页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
第6页/共25页
什么是大合唱:
是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
从内容上看,各个乐章间有内在的联系,但每个乐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从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
第7页/共25页
作品简介
作品共八个乐章: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 男女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 《黄河颂》 男声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第四乐章:《黄水谣》 女声二部合唱及混声合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二重唱及合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 女声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混声合唱
第8页/共25页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轮唱
(朗诵词) 但是,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歌词)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第9页/共25页
黄河大合唱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