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浅谈西峰市已更名庆阳市了, 而狭义的庆阳市, 仍独指西峰区。西峰是故乡的城市, 是离家最近的城市, 但我真正到西峰工作, 却也是这半年的时光, 半年多, 就有半年多的经受和感触, 半年多, 西峰的轮廓在我的脑海里架构起了新的意象,所以我终于静下心来,想写写西峰。西峰市的前身是西峰镇, 对于其更多的历史演绎, 我无意去挖掘和剖析, 历史已成为过去, 古文明与红色** 根据地所铸起的老区光辉尤如奔腾的黄河象, 随着岁月的风尘终将被埋进于沃厚的黄土, 做为一个简单存在的生命个体, 能记录下的, 至多是自己的感触和认知, 是自己目光映像的记录。我首次到西峰的时间已记不大清, 应是一九八六年前后了, 那时还小, 正在读书, 因为大姐在西峰市做小食摊生意, 我就随在西峰一院开救护车的叔叔到西峰玩, 其时西峰建市还没几年, 但因西峰是我接触的第一座城市,所以其时我觉的城市宽阔而漂亮。有许多漂亮的楼房, 有宽阔的马路,有穿行的车流和行人。那时大姐在后官寨租住私人的窑洞, 在窑洞里加工好凉皮然后到汽车站的站前街去卖,其时西峰就只有一个汽车站,相对客流量还不错, 站前街的凉皮摊有近二十家, 每有客人出站, 大家齐声吆喝招呼拉客, 也很有些特色。西峰人爱吃凉皮, 西峰的凉皮最讲究调料, 油辣椒不要辣椒面,必要米粒大小的糁子,而调拌则靠浮在辣椒上的辣椒油, 芥末也是一种辛辣味的调料, 是那时卖凉皮不可缺失的调料, 所以打工行走多年, 我总认为西峰的凉皮是世界上最有特色, 最好吃的凉皮, 但现在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了, 尽管街上卖凉皮的还很多, 三院巷更有许多小贩‘一元两张’的吆喝叫卖, 但在众多的汉中凉皮, 秦镇米皮冲击中, 西峰的凉皮已没有什么特色了。连昔日街头随处可见的鸡蛋挂面和灰豆汤都鲜见了,倒是麻辣汤兴盛起来。初到西峰的时候, 我常去的路段是军分区巷, 总觉那里就是城市的繁华处所, 因为那里的菜市场不小, 过往的行人也很多。四层的百货大楼当时是西峰市最高的建筑, 被称做转角楼, 也是西峰市标志性的建筑。直到今天,百货大楼所在的小十字仍可以说是西峰市的中心,是最聚人气的黄金地段和商业中心, 金象大厦、世纪商厦等许多比较有名的商城都座落在这里。我初中毕业做了一时期的小生意,终于拥有了一部梦寐以求的照相机, 走乡穿户的拍照, 然后就坐一百多公里的公交到西峰的彩扩中心来冲相, 西峰市一直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只是其时我哥在西峰的农机学校读中技, 我就跟随着走了市内更多的地方, 也了解了城市深处的更多风景, 对西峰社会治安的紊乱, 各种帮派间的争斗, 黄赌毒的市场等都有了些微认知。步入社会, 随着打工生涯的深入, 从西安、兰州到深圳, 十多年岁月如白驹过隙, 十多年的酸甜苦辣给了我更多的人间经历, 我见识了许多的大城市, 看到了更高的高楼和更宽阔的大道, 知道了繁华纵深处的景象和都市的犬马声色,原初的西峰意想终于在我的脑海里沦陷, 那座故乡的城, 充其量抵不上深圳的一个村, 无论是建筑力度和工业效益。许多年来一直未曾预想到,我的打工历程会在西峰接续。今年四月, 在兰州做过手术, 有亲友就让我去西峰帮他打理电脑公司, 于是在二零零六年儿童节的当天, 我再次来到了西峰, 那是香包节闭幕的一天。西峰变了, 不只是西峰市的名字变成了庆阳市, 宽阔的世纪大道和四周崛起的楼群无不说明一点
西峰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