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七年级下历史第18课.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8课思想文化
《资治通鉴》的作者?体裁?记述了什么内容?怎样评价这部著作?
Active learning 1
作者: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与《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
《资治通鉴》History as a Mirror
编年体通史,共294卷,300万字。全书记述上起战国赵魏韩三家分晋,下至五代后周末年共十六代1362年的历史。它以年、月、日为序,进行叙事,取材范围极广。是一部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经验的简明通史,史料价值、文学价值极高。
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Story Telling
Learning More
书名
作者
成书
体例
范围
地位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纪传体通史
黄帝至
汉武帝
都是史
学名著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
编年体通史
战》与《资治通鉴》比较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如何?
Active learning 2
中国化进程:
(明帝),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形成多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
,三家合一,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教义:因果报应,轮回转世
佛教(Buddhism)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
两汉之际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教义......
释迦牟尼
其一,佛教的中国化。
其二,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
其三,客观上有助于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秩序。
佛教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传播发展?
(1)迎合中国的宗教观念和文化思潮。
(2)迎合中国民间信仰。
(3)在政治、伦理上融合中国传统观念。

中学七年级下历史第18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