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
编辑ppt
1
流行病学
1959年cornblaht首次报道8例症状性新生儿低血糖引起的神经系 统损失以来,低血糖对新生儿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新生儿低血糖如未能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尤其是严重的或持续的、反复出现的低血糖,有可能导致永久的脑损伤。
国内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3%-14%。
%
李钢洲报道正常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14%,%。
编辑ppt
2
高危新生儿
胰岛素依耐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母亲新生儿。
出生体重≥4kg或≤2kg的新生儿。
大于胎龄、小于胎龄儿或宫内生长受限的新生儿。
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
可疑败血症新生儿或疑有绒毛膜羊膜炎母亲的新生儿。
具有低血糖症状的新生儿。
有明显围生期窘迫史或5分钟Apgar评分<5分的新生儿。
应用平喘药物特步他林或β-受体阻滞剂母亲的新生儿。
具有肝大、头小畸形、面部及中枢神经系统前中线畸形、巨体、巨舌或偏侧肢体肥大等体征的新生儿。
疑患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新生儿。
编辑ppt
3
新生儿低血糖定义
新生儿出生24h内,血糖水平持续>。
出生>24h,血糖水平应持续>。
低于上述水平则为低血糖。
编辑ppt
4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糖原和脂肪贮存量不足:
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肝糖原和棕色脂肪贮存量少,代谢需要量相 对高,易发生低血糖。
糖原异生限速酶发育延迟,导致糖原贮备减少糖原异生障碍,发 生低血糖。
编辑ppt
5
病因及发病机制
(2)葡萄糖利用增加:
窒息、RDS、寒冷损失、感染败血症易发生低血糖,摄入少、无氧酵解糖原异生加快,发生低血糖。
编辑ppt
6
病因及发病机制
(3)糖摄入不足:
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可促使小肠吸收不良。
空腹不超过24h即可出血低血糖发作。
NEC长期禁食导致糖摄入不足。
编辑ppt
7
病因及发病机制
(4)血胰岛素水平增高:
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暂时性高胰岛素血症。
严重溶血病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对胰岛素作用,胰岛细胞代偿增生。
孕母用药:如氯磺丙脲可使胰岛素水平增高。
胰岛细胞瘤、胰岛细胞增殖症、beckwith综合征导致持续性的高胰岛素血症。
编辑ppt
8
病因及发病机制
编辑ppt
9
病因及发病机制
(5)拮抗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缺乏或其对应内分泌腺功能低下:
生长激素缺乏或垂体功能减低使糖原异生障碍。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当血糖减低时肾上腺素分泌不增加,糖原 分解下降。
胰高血糖素缺乏致低血糖。
编辑ppt
10
新生儿低血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