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JTJ74-94 )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76-95 ) 3、《海南省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4、有关国家、省、市安全法律、法规 5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二、工程概况: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和设计情况,本合同段拟在槟榔根 2 号大桥、槟榔根 3 号大桥、 K53+925 天桥、银瓶岭大桥、 K56+650 汽车通道桥、 K56+950 汽车通道桥的桩基部分采用人工挖孔桩方案。本合同段桩基主要穿越粘土质砂、全风化泥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弱风化砂岩、花岗岩等基岩。根据现场地质情况, 拟对桩无水或水量很小的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人工挖孔桩采用 C25 混凝土护壁, 手绞车提升, 条件具备时可用 小型卷扬机进行提升出渣; 汽车吊下放钢筋笼, 采用串筒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 水泥搅拌车运至现场浇筑。根据现场测定成孔后渗水流量确定混凝土灌注采用水下灌注还是普通灌注。地质较好, 以中风化砂岩、花岗岩为主; 爆区周围环境为空旷地带,无建筑物,来住人群较少。三、安全施工方案: 1 、人工挖孔桩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1 )地面或高空坠物 2 )施工用电 3 )起重工具失灵 4 )起重工具及渣土掉落、塌孔 5 )爆破 6 )桩孔内出现有毒气体致使人员窒息。 2 、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 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盲目图快。 2) 现场操作,协调、防护不到位。 3) 带情绪上班、注意力分散。 4) 劳动纪律差。 5) 技能水平差,不爱学习。 6) 设备、索具检查不到位。 7) 经验不足、反应迟钝。 8) 制度流程未及时更新。 9 )施工细节方面关注不够,意外事件。 10) 安全检查不到位。 11) 对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够。 3、安全施工预防措施: 首先必须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076-95 ) 的有关度规定, 并采取以下各项措施: (1) 挖孔桩安全防护措施 1 )挖孔桩施工属于危险性比较高的工种,施工队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不仅要记在心里, 更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要经常相互提醒,相互监督。 2 )施工队设兼职安全员一名,专门负责日常安全检查、管理, 落实项目部制定的有关安全方面的各种措施。 3 )加强施工用电管理,现场用电由专职电工架设,禁止乱拉乱接。施工中加强对机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各种施工电器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 4) 井口外围 2-3m 处设置不小于 高的围圈, 工具应放置在围圈之外。 5 )提升设备就位后,应对卷扬机及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卷扬机架安设必须平稳、牢固,根据现场情况考虑加设斜撑。 6 )所有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7) 下井作业人员, 必须戴安全帽, 配安全绳, 生病、过于劳累、酗酒后的施工人员不得下孔作业。 8) 井口四周近处严禁堆放料具, 井口工作人员禁止携带易掉入孔内的物品、工具等, 以防掉入孔内伤人, 孔口四周设置围栏及醒目的夜间能反光的安全警示标志,围栏留合理作业口, 3m 之内不许有重车通过和堆放渣料;夜间现场设专人值班。 9 )卷扬机钢丝绳锁扣采用双扣,并经常检查和保养,与各杆件结合部涂上润滑剂。 10) 配置适用可靠的升降装置及专用吊笼,供施工人员上下出入, 不准借出渣料斗升降; 孔口或孔内设置安全防护盖板, 起吊出渣时,施工人员要站在盖板下。 11) 每次交接班时,认真检查起吊设备和架子是否安全可靠, 电动葫芦必须设自动包卡装置, 采用风镐凿岩时, 要注意通气管的通畅; 下一班下井前, 用空气检测仪对井下空气进行检测, 并配备通风机、通风管等设备,必要时及时进行换气。 12) 挖孔比较深时,井底应有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应采用安全矿灯等低电压设备。 13) 经常巡视检查施工中的井下情况,保证井上井下人员的联系, 井口人员应主动与井下人员联系; 工地配备安全带、救生绳索和简单可靠的吸氧设备,作好安全记录;如遇特殊情况,停止开挖,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共同研究处理办法。 14) 已挖好和暂时停止开挖的桩孔, 无论是在施工或不施工状况下,必须对孔口加活动盖防护,防止发生人员不注意坠落孔内。 15) 吊放钢筋笼时用到吊车, 吊车使用前先检查钢丝绳在卷筒上是否排列整齐,尾部是否卡牢,吊车驾驶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并做好日常例保和记录。 16) 起吊时起重臂下不得有人停留或行走, 起重臂必须与架空电线保持安全距离。下落应低速轻放。 17) 灌注施工时, 罐车到孔口的运行路段要平整、坚实, 施工人员在灌注砼及吊机提升抖动料斗时严禁靠近孔口, 在灌注桩身砼时, 5m
人工挖孔桩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