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二首
《咏柳》教学设计
宁夏省固原市西吉县火石寨乡石洼小学 高耀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四篇课文。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观察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进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古诗二首》包含《村居》和《咏柳》两首古诗。《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咏柳》通过描绘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措施
1.本单元的课文都十分精美,要让学生多读、细读、精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陶冶个人情操,提升学生对文化的审美。除第一课的两首古诗必背,如果学生有兴趣,也可以鼓励学生背诵其他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的生字的笔顺、笔画极易写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生字结构、书写规律。总之,生字的教学要抓住难点,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特别要关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让他们也能切实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记忆、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3.讲解诗文大致内容,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春天的美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走出课文,感受生活中的春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阳春三月,公园里、校园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红的花、绿的柳,放眼望去姹紫嫣红,好不热闹。古往今来,春天都是这样美丽动人吗?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咏柳》,继续去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继续去感受一下古代诗人笔下的春天!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强调正确书写,端正坐姿。
(1)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剪:“前”点撇呼应,“刀”字稍扁,撇长伸。
易错提示:
碧:下边“石”横要长一些,托住上部,“口”略扁。上部左边是“”不要多写一点。
绿:左窄右宽,“录”的下面部分是“氺”。
(2)区别多音字和形近字。
多音字示例:
绿
形近字示例:
(3)词语理解。
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碧绿如玉。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在诗中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的意思。
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丝绦:丝织的带子,诗中用来形容柳枝的柔嫩轻盈。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咏柳》中柳树的形象。
明确:早春二月,嫩柳发芽,一身碧绿,仿佛晶莹剔透的碧玉。在春风里轻轻
1 古诗二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