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每个城市都该有处“扉”.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每个城市都该有处“扉”
  艺术派
  在扉艺廊看展览、看舞蹈乃至话剧,在扉卖品买本土设计师的艺术品――对广州的普罗大众的来说,有了“扉”,艺术休闲的概念已经相当完整。
  
  农林下路电车总站是老广州很熟悉的地方,现在它为一部分新派广州人熟知,是因为一个艺术空间――扉艺廊。在繁华的闹市,做的却是清雅脱俗的艺术,足以看出它的态度很亲民,而非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走进亿达大厦一楼,一把扇形的楼梯引着你往下走,转入负一楼,眼睛就会顿时清亮起来,因为眼前清雅的场景:一排清竹,一座雕塑,再往前几步,一汪涟动的清水,在这个有如船帆的穹顶之下,就是扉艺廊了,空间设计得极为巧妙。最早时,扉艺廊设在亿达大厦12楼。由于当代艺术对空间有着较高的要求,才迁到现址。
  自从有了扉艺廊,农林下路开始有了更多艺术气息。驻广州的各个领事、艺术家、设计师齐聚这里。意大利艺术家的油画展、瑞士领事夫人的珠宝设计展、国内新锐首饰设计师的艺术展、本土摄影师作品展、寻找创意达人的PK之战……艺术与艺术,广州与国际,艺术与民众的种种碰撞,让圈内圈外有了多种交流的机会。
  
  推开一扇门
  
  扉艺廊的理念在全国来说,都站在了前端,而把这种模式带到广州的人正是亿达大厦的总建筑师――叶敏。扉建筑的总建筑师,越秀区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但这一系列头衔在叶敏看来,都不如 “扉艺廊艺术总监”特别。
  扉艺廊开始于一个偶然:亿达大厦落成后,宽敞明亮的大堂处一个无预定功能的场地,被一位艺术家盯上了。于是接二连三的艺术展览让叶敏醒悟到:广州提供给艺术展示的平台太少。“扉艺廊”便在这位女性建筑师的顿悟下诞生了。
  广东地处中国南方,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艺术的灵感也是如此。广东的当代艺术体现出类型、题材的多样化、多元化。但当时广州绝大多数画廊都是小圈子,交流的人少,地点也大多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叶敏想做的是一个别致的艺术空间――打破艺术高高在上的惯性,让艺术品变得和生活息息相关,让普罗大众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来静静安享艺术之美。
  在做艺廊之前,叶敏只认识陈本一个人,还是通过买画认识的,尔后陈本带出一圈人,人又带人,圈子慢慢壮大起来。瑞士领事夫人设计的珠宝首饰、谢东设计的薄若羽翼的杯与碟、吕永中极具禅意的香笛、汪斐若那独辟蹊径、享誉国内外的花瓶
……众多艺术圈中人,特别是年轻设计师相继来到这里,才有了现在扉艺廊的热闹场面。
  “扉艺廊”为公众推开了一扇亲近艺术的门,很多本没有交集的人,在这里聚集。但热闹归热闹,扉艺廊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个不赚钱的公益项目。
  “这是一个免费对公众开放参观的艺术空间,虽然是自己贴钱在做,但艺术是很有意思的,我们还能负担得起,就继续做下去。艺术自有它的感染力,能感动我,也能感动其他人。”叶敏轻描淡写地说。
  
  扉卖品
  
  如果说扉艺廊提供了一个展示设计的平台,那扉卖品则示范了一种经营艺术的模式。
  扉卖品的成立是从国外的博物馆得到启发。在国外的博物馆,总会有一间出售艺术品的精品店。一些艺术家都喜欢从那里挑选首饰,或是现代艺术品。扉艺廊开始运作一段时间后,叶敏就有了做一个精品店的打算。
  有一次,陈本的“都市文身”摄影作品在扉艺廊展览。叶敏就用展

每个城市都该有处“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一点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