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咏柳》[226].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咏柳》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
、会写生字。
、背诵古诗。(重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难点)
走进作者
贺知章(约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合称为“吴中四士”。
主要作品:《回乡偶书》《采莲曲》《咏柳》等。
第二部分内容: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咏 妆 丝 绦 裁 剪
多音字
似 sì (似乎) shì(似的)
核心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2.《咏柳》描绘的是什么景色?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3.《咏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第三部分内容:品读释疑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一棵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就像是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从树上垂下无数条柳条就像绿色的丝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这满树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裁剪出这满树的柳叶。
第四部分内容: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 “妆”字写柳树像是精心打扮过一样;“高”字衬托出柳树袅袅婷婷的风姿;“碧玉”表现了柳树鲜嫩新翠。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高的特点。“垂”写出了柳枝的长和柔;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形象展现了柳枝的美丽。这一句,把柳枝茂密、柔软、下垂的特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诗的后两句:“细叶”一词,写出了柳叶细巧的特点。巧用设问,用“谁裁出”表达自己对柳叶的赞叹。
拓展:
作者把柳枝比作丝绦,你觉得柳枝还像什么?请仿写一个比喻句。
细细的柳枝像婀娜的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
第五部分内容:认识设问
什么是设问?
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找中心句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答题模式:
此处通过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强烈地表达了作者XXXX的情感并引起读者的深思。
第六部分内容:课文结构
总写:碧玉———树高
分写
柳条 万条——绿丝绦
柳叶 细叶——谁裁出
想象:春风——似剪刀
爱柳树 爱春天 爱大自然
第七部分内容:课文主旨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走进中华

《咏柳》[22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7-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