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梧、桐、掌、枫”等15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相关树木的外形和特点。
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树木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板题导入 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正确、流利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出示自学指导: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圈出生字。
自学自测
出示本课生字 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 (
指名读词语。
这些词语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边疆 银杏 水杉 化石 金桂
小组纠错
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些词你明白什么意思吗? 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方的边疆 银杏: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落叶乔木。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者遗迹。
文中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难读的句子我们会读了,把它们放在课文中,你还会读吗?
教师提出要求:课文有几句话? 读课文的同学看清字、读准音,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他。
质疑拓展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第一句话: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
第二句话: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句话: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
第四句话: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自学指导:
出示本课的生字“杨、壮、桐、枫、松”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
完成课后的描红。
自学自测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师强调书写姿势
小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质疑拓展
《树之歌》教学设计[2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