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应对地震出奇招
,震源深度13千米。目前灾区救援情况、伤亡人数的点滴变化都 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看到大量坍塌的建筑、房屋,不禁引人深思,什么样的建筑能在 地震中保持坚挺?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和政策能够保证地震时将杀伤力降到最低?是不是采 用带e钢筋就可以避免呢?下而我们来看看各个国家应对地宸各自出现的奇招。
英国:抗宸房屋裂纹自动愈合
[政府积极作为]
日本:为防震立法一一《建筑基准法》
日本,地震之国。频发的震灾,鞭笞着日本人锻炼灵敏的神经,建筑坚固的房屋。生命与尊 严,在最不安的土地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庇护。
1923年9月1日,,房屋倒塌12万间,损失惨重。关东地 熊后,日本制定法律,要求建造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
从1960年代起,日本先后实施了 8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然而,40年心血耗尽,地震 预报最终被证明亳无希望。
真正的大革新发生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这次强震对日本阪神经济区造成了极为 严重的震害,造成6500余人死亡,30万人无家可归。同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建筑防震标准 ——《建筑基准法》,明确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抵抗7级以上的强震。故在2011年3月11 日的9级地震中,被震毁的房屋极少。
智利:为抗震每栋建筑增加约15%的成本
今年2月,在智利这个地宸多发国家,总高300米的拉美第一高楼拔地而起。为提高抗震能 力,设计师不仅在建筑上增加对角线结构以提高建筑支撑力,同时将铜质弹簧避震器打入主 体基座和对角线支撑钢柱,以缓冲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而这些避震技术在智利已属常用方 法。
智利是一个建筑抗宸技术输出国,这主要得益于智利政府在这一领域的大力投入。据了解, 智利人均拥有全球最多的世界知名地震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专家的建议得到政府采纳并被列 入政府的建筑审核标准。智利建筑业协会数据显示,为达到政府抗震标准,智利平均每栋建 筑要增加约15%的成本。
[抗震建筑五花八门]
据《生活科学》19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目前正在希腊的一处山坡上建造一种特殊的房屋, 它能在地震中“自我愈合”。作为利用纳米聚合体粒子研发特殊墙体的带头人,英国利兹市 的“纳米制造业协会”在欧盟的资助下正在研究这种“自愈”的增体。据称,这种墙体在压
力(地震期间)的挤压下,纳米聚合粒子将流入裂缝中并变硬,形成固体材料,从而对房屋 的裂缝进行自动填补。
希腊:智能减震屋
由于希腊属于地震多发国家,所以研究抗震的办法一直是当地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而这座 新型“智能减震屋”就是最新研究成果。
据研究人员介绍,“智能屋”的最大特色就是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二“智能屋”里安 装了多种传感设备,即便是对最轻微的震动也会有所察觉,并可借助屋内设备减少甚至抵消 地震带来的震动。“智能屋”
不同国家应对地震出奇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