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有感情地朗读。
: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悟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教材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学会欣赏。
【教材难点】通过诵读,体会诗情,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课标与教材分析】
1.准确理解、用学科语言描述、运用课标的具体目标要求: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诗歌的目标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
《约客》是赵师秀的著名作品。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学情分析】
1.学生知道了什么:已经进行背诵和默写。
2.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学生能够自己解决字音字形,查阅资料,疏通诗歌大意,了解诗人生平。
3.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两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1)预测多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2)预测学困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教学方法与媒体】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
一、构建动场:
学生齐背古诗《约客》。
作者简介,学生说说了解到的诗人,教师补充:
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推官。晚年宦游,逝于临安。有《赵师秀集》2卷,别本《天乐堂集》1卷,已佚。其《清苑斋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二、整体感知:
1、背景资料:
《约客》作者准备和约好的客人对弈来度过漫长的梅雨之夜。可是大半夜
过去了,客人还没有如约而至,于是写下了这首写景抒情诗。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3、作者描写怎样的景色?表达怎样的心境?
三、细读品味:
1、“黄梅时节家家雨”——交代这是江南梅雨季节,“家家雨”,以叠词形式写出单调而寂寞的气氛。为客人不至埋下伏笔。
2、“青草池塘处处蛙”——写夜晚池塘蛙声四起,“处处蛙”,似闹而实静,更衬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前两句既将梅雨季节的特征描绘得形象逼真,又为诗人约客不至时的焦急、无聊作了铺垫。
3、“有约不来过夜半”——这一句点明了诗题,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
4、“闲敲棋子落灯花”——此句是绝妙
《约客》教学设计[15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