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教学设计
蓬安县红旗学校 杨曙光
一、教材内容: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约客》
二、教学设想: 这首古诗短短28个字,安排一课时。从导入创设意境,到读出诗歌的韵味,从而引入意象的概念,再走进字里行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人心情,最后走出诗歌,了解诗人并书写感悟。学生方面,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读中品心情、知诗人、写感悟,并联系生活实际,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相比较,引导学生反思现代浮躁的“快餐文化”,达到“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 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前提下,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 感受诗人闲适恬淡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五、教学难点:
挖掘闲的内涵,感受诗人闲适恬淡的人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撑一把伞,独自漫步在雨中,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
哪些诗句?
这里,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诗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江南的黄梅时节,梅子熟了,稻花香了,杏子肥了,蛙声响了。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和南宋诗人赵师秀有个约会,一起走进他的《约客》
(二)、整体感知:
1、作者:赵师秀(?~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
2、背景资料:《约客》:作者准备和约好的客人对弈来度过漫长的梅雨之夜。可是大半夜过去了,客人还没有如约而至,于是写下了这首写景抒情诗。
。 读出诗歌的韵味:将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读饱满。(师范读、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
注释: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
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烛芯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截?
(三).细读品味:
1、“黄梅时节家家雨”——交代这是江南梅雨季节,“家家雨”,以叠词形式写出单调而
寂寞的气氛。为客人不至埋下伏笔。
2、“青草池塘处处蛙”——写夜晚池塘蛙声四起,“处处蛙”,似闹而实静,更衬托出单
调、寂寞的氛围。 前两句既将梅雨季节的特征描绘得形象逼真,又为诗人约客不至时的焦急、无聊作了铺垫。
3、“有约不来过夜半”——这一句点明了诗题,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
4、“闲敲棋子落灯花”——此句是绝妙佳句。一个“闲”字,把主人热切期待客人而客
人却迟迟不来时的失望与无聊,刻画得淋漓尽致;一“敲”一“落”,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心情表现得极为生动,主人此时的急、气、失落、无奈,都在这一“敲”一“落”中流露出来。后两句点题,形象地刻画了约客不至的那种又气、又急、又失落、又无奈的内心感受。
(四).合作探究:
1、诗歌的前两句用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
用“黄梅、青草、池塘”和雨声、蛙声等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
《约客》教学设计[3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