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典销售小故事-课件(PPT讲稿).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和尚与梳子?一个公司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经过重重面试最后还剩下三个人,该公司是生产梳子的, 最后一道考试题便是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半个月后?甲:经过努力,最终卖出了一把梳子。(在跑了无数的寺院、推销了无数的和尚之后,碰到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痒难耐,说服他把梳子当作一个挠痒的工具卖了出去。) ?乙:卖出了十把梳子。(也跑了很多寺院,但都没有推销出去,正在绝望之时,忽然发现烧香的信徒中有个女客头发有点散乱,于是对寺院的主持说,这是一种对菩萨的不敬,终于说服了两家寺院每家买了五把梳子。) ?丙:卖了 1500 把,并且可能会卖出更多。(在跑了几个寺院之后,没有卖出一把,感到很困难,便分析怎样才能卖出去?想到寺院一方面传道布经,但一方面也需要增加经济效益, 前来烧香的信徒有的不远万里,应该有一种带回点什么的愿望。于是和寺院的主持商量,在梳子上刻上各种字,如虔诚梳、发财梳……, 并且分成不同档次,在香客求签后分发。结果寺院在应用之后反响很好,越来越多的寺院要求购买此类梳子。那么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博大家一笑,而是在考察每个人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方式。大家也都知道,把梳子卖给和尚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这三个人都应该算是很优秀的销售人员。但从三个人完成任务的方式上我们却能学到很多东西。甲是个很勤劳的销售人员,面对困难的时候契而不舍。最后终于圆满的完成任务,从完成任务本身是很严谨的。因为这把梳子的确是卖给和尚去使用了,不过是他挖掘了产品的另一个附加功能—挠痒。这不能不说也是他的聪明之处。我们做销售或者做策划的时候也是同样, 是否要把我们认定的主要功能去推销出去,哪一种是客户或者消费者最需要的。满足客户或消费者最需要的。案例: ?排毒养颜胶囊应该是个传统的润肠通便产品, 在此之前尽管很多产品也知道润肠通便可以排除体内毒素,让女人更美丽。但却没有多少产品去过多宣传,只是把它做为一个辅助功能。中国是个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不能喧宾夺主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但排毒养颜胶囊却恰恰做了喧宾夺主的事情,把产品的次要功能提升成主要卖点。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同样的道理引申到职场上也有类似的解释: 不管你有多少本事,只要你有一种本事能为公司创造财富,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乙的成绩要比甲好,在销售过程中他也做了更为大胆的尝试。那就是大胆改变了销售人群, 让不可能购买的人群去购买给需要的人。买的人不一定用,用的人不一定买。这种情况是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的。那么我们是否要盯着我们确定的目标人群不放,并一直抓下去呢? 并不是所有勤劳的人都会有结果的,而在于你是否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案例: ?脑白金应该说创造了保健品方面的销售奇迹, 但大家也知道它的功能仅仅是改善睡眠、润肠通便。如果仅仅宣传这些,应该说绝对不会有十几亿的销售额。但大家也同样知道脑白金火爆的原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所以说不一定需要你产品的是你的目标人群。??案例: ?最需要清肺的是吸烟人群,而大部分吸烟的男性仍然每天看着注明了‘吸烟有害健康“的烟盒去吞云吐雾。而清华清茶却大胆的把自己的诉求对象转向目标消费者的老婆——“老公,烟戒不了,喝点清华清茶洗洗肺吧。”这个大胆的创新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丙的做法更让人大吃一惊,因为他创造了循环的效益。而且找到了一个崭新的市场。但丙的做法给我最大的启发却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业道理——双赢。让别人赚到钱,自己才会赚钱。这是经济学法则中永恒的真理。

经典销售小故事-课件(PPT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18803505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