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不易把握,经常把其上成文言文的翻译。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因其高度凝练的语言和远离现代的生活。但古诗又恰恰是古代文化的积淀与瑰宝,学习古诗,才能真正领略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精华。因此,我一直在寻找古诗教学的突破口。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把握意象,走进字里行间,联系生活实际,知人论世,这些都是古诗学习的重要方法。
这首古诗短短28个字,安排一课时。从导入创设意境,到读出诗歌的韵味,从而引入意象的概念,再走进字里行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人心情,最后走出诗歌,了解诗人并书写感悟。几大环节,配上音乐、图片,融入文字背景,让整节课始终沉浸在古典韵味中。学生方面,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读中品心情、知诗人、写感悟,并联系生活实际,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相比较,引导学生反思现代浮躁的“快餐文化”,达到“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的读诗方法。
2. 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前提下,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 感受诗人闲适恬淡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四、教学难点:
挖掘闲的内涵,感受诗人闲适恬淡的人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课前我们来读王维的《竹里馆》他的诗歌被称为“诗中有画”。昨天给大家布置了作业,画《竹里馆》现在欣赏一幅我们班同学的画。进入本节课第一个环节:课前美图我来看,画意诗情入眼来。
(二)、初读诗歌。
1. 有人说:三分诗歌七分读。我们先来齐读诗歌。
读出诗歌的韵味:将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读饱满。(师范读、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2. 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完这首诗歌,你能罗列一下诗中的景物吗?
板书:雨、蛙、棋子、灯花??
诗人的情感往往就是通过这些景物传达的。因此,这些景物就被称之为意象。
(三)细读诗歌。
伴着雨声、蛙鸣,敲着棋子、看着灯花,直至夜半。你觉得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字里行间,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诗人的心情。
这份等待,饱含了诗人的心情,理由是。
1. 寂寞、焦急、失望。
2. 闲适的享受独处的乐趣。
重点分析:闲。
学生辩论:闲的理解是无聊还是闲适?
现代人闲暇时会做什么?古人呢?
品酒、对弈、作赋,多么悠闲,多么自在。你还能想到哪些体现诗人闲适心情的句子?
如: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虽然现代人
也会以品茶、聊天作为休闲方式,但由于人性的浮躁,如此优雅的事情,难免有了矫情的作秀之嫌,但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四)读懂诗人。 也许等待的开始,诗人寂寞过、失望过,但夜已深沉,久坐已不再是等待的理由。友人来是一境,不来也是一境。诗人已经悠然地享受这江南的雨夜。如此豁达的心境来自何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
材料:“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赵师秀《薛氏瓜庐》
2、背景资料:《约客》:作者准备和约好的客人对弈来度过漫长的梅雨之夜。可是大半夜
过去了,客人还没有如约而至,于是写下了这首写景抒情诗。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三、细读品味:
1、“黄梅时节家家雨”--交代这是江南梅雨季节,“家家雨”,
约客教学设计[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