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家常系列之二
1
● 如何通俗理解“和谐社会”
● 如何正确对待“共建共享”
● 如何协力完善“和谐校园”
侃大"三"
唠唠家常
2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1、用字面理解法看
和——相安结合(和合)
谐——配合得当(谐调)
和睦地、谐调地
结合在一起
例如:乐曲和谐——有高有低、有轻有重点、有急有缓……
家庭和谐——有唱有随、有耕有织、有内有外……
人际和谐——两人行,必有一从。三人合,即刻成众。
“老大多撑翻船”
唠唠家常
3
2、用拆字喻义法看
和——禾 口
有口就有饭吃
谐——言 皆
生活安定、物质和精神都丰富,
公平、公正、正义,心情舒畅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人人都有生存权
(有口)都能说话
人人都有民主权
和谐社会
唠唠家常
4
3、用追根溯源法看
“天地人和”
人和天 —— 人定胜天 VS 科学利用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为贵”
人和人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VS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和地 —— VS 退耕还地
工人阶级吼一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人人都幸福的社会
唠唠家常
5
4、从应该具备的特点看
同一性
对法律和主流价值观文化(道德)的认同
包容性
尊重差异、尊重多样化(“和而不同”)
调适性
有化解矛盾的机制和能力
有创造和谐氛围的机制和能力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唠唠家常
6
唠唠家常
二、说说
1、充分认识“和谐社会”利国利民
共建共享
温饱社会
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
生存问题
心理品位
物质品位
由偏重物质到更注重精神
● 每月万元,钱不够花(日花600元购衣)
报载
● 高学历、高收入却换不来高幸福
7
唠唠家常
二、说说
2、上呼下应,才能共建共享
《文汇报》评论员文章”共建共享,人人有责”
● 如同一切伟大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一样,
构建和谐社会也需要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实施,团结奋斗。
● 家和万事兴,国和更强盛。
家和国和的基础,就在全体社
会成员每个人的日常努力之中。
共建共享
8
唠唠家常
二、说说
3、我们是学校;我们是教职工
学校 —— 肩负提高下一代国民素质之重任
教工 —— 人人都是言传身教的德育工作者
共建共享
9
1、不断强化四个意识(责任、规则、尊重、安全)
三、 如何进一步建设
和谐校园
责任意识
(主人翁意识)——共建共享。尽自己能尽的义务
如:
扶贫帮困。“我爱人人,人人爱我”
古风新韵。“相亲相敬一家人”活动
维护公道。“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
以亲朋好友的身份或旁观
者身份,说一句公道话
领导者做半天的思想工作
>
10
如何通俗理解和谐社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