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奏城乡统筹新乐章——
来自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报告
2007年7月,省委决定在德阳、自贡、广元三市开展全省统筹城乡综 合配套改革试点。自贡人兴高采烈地传播着这一特大喜讯,同时也深深体 会到这一试点任务沉甸甸的分量。市委书记刘捷说,这是省委、省政府交 给自贡最大的政治任务,是自贡发展中的最大历史机遇,也是对自贡各级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最大考验,要以这次试点为契机,实现“三 农”难题的破解,老工业城市的全面振兴,走出一条丘陵地区统筹城乡协调 发展的路子。
谋篇布局谱城乡统筹新乐章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这是一场长期持续的攻坚战。市、区县调集 精兵强将组建工作机构,一周内就进入了紧张工作状态。大宣传、大培训、 大讨论、大献策活动迅速掀起了声势。从市到区县、乡镇、街道、社区、 村委会各级干部都被轮训了 一遍,领导动员、专家宣讲、干部研讨、群众 献策、媒体报道,形成全市上下热议城乡统筹、研究城乡统筹、宣传城乡 统筹、探索城乡统筹的浓厚氛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解放思想、全力推 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意见,营造“鼓励探索,支持攻坚,宽容失误”的环境, 以解除旧体制旧观念带给人们的精神枷锁。
市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试点,应是深化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理 解和对自贡市情认识的过程,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之利刃,去破解城乡分割 藩篱以及老工业城市诸多难题的过程,既要有率先探路的勇气,更要有科 学的抉择和实干的推进。于是,在自贡,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领导、专家与 群众相结合谋划城乡统筹大计的热潮。各级领导一是沉下去,深入基层, 走村入户,调查研究,干部座谈会、知识分子献计会、农民座谈会,了解 群众对城乡统筹所思所想所盼所虑,问计于民;二是走出去,走成都、赴 重庆、到沿海,学习城乡统筹先进经验;三是反复研讨论证,对自贡城乡 二元结构矛盾的认识逐步深化,对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清晰。
2007年7月份以来,可以说自贡成了人才荟萃之市,来自北京、重庆、 成都的专家教授在自贡云集。国家发改委杨伟民教授的报告,西南大学张 明举教授、中科院成都分院山地研究所陈国阶教授的讲座,使人茅塞顿开。 市和区县改革试点方案、发展战略的制定,纷纷请来了四川大学、西南大 学、山地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主持制定。专家们深入到区县、机关、乡镇,
到现场调查,与干部探讨,与群众切磋,作数据分析,区域经济的比较, 把自贡、把区县放到当今世界格局、国内形势、成渝经济区和川南城市群 的发展大环境中分析,探求自贡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困难、发展的前景, 概括出紧扣市情区情县情的战略思路,市、区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众 的分析认识与专家教授的思路在对接与切磋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确保 了方案的科学性、前瞻性、导向性与可行性。
市的城乡统筹试点方案,历经区县、部门负责人的推敲,专家的论证, 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讨论,市委常委会的打磨。大的修改八易其稿, 小的调整不下二十次。市长王海林亲自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修改试点方案。 分管副市长陈吉明,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统筹办常务副主任杨立平 与工作班子的同志们经常加班加点。9月18日晚上,市委书记刘捷与市统 筹办的同志们逐段逐句地修改方案,通宵达旦,次日凌晨方案基本敲定, 报送省委、省政府。
自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是领会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与 吃透自贡市情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四川的老工业基地,自贡有较好的工业 基础,又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但城 镇化水平相对较高,是省内率先进入大城市行列的四个地级市之一,具有 丘陵地区以城带乡的典型特征。改革试点,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自贡”主题,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为主攻方向,以缩小城乡差距、缩小 与发达地区差距为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 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产业支持能力,增强城市带动辐射功能,促进先进生 产力向农村扩展,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 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形成发展领先、城乡融合、工农协调、 成果共享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方案设计了 1年试点启动、3年重点突破、5年初见成效、10年基本实 现目标的步骤,以在全省丘陵地区率先建立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率先建成成渝经济区百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 成具有丘陵地区特色的改革示范区,实现老工业城市的全面振兴,使城乡 居民逐步享有基本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平等化的经济 社会权利。
以“一圈一带两片区”为载体,促进区域“圈层梯次”发展。“一圈”即城市 经济圈,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层次和城市竞争力,增 强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吸纳能力。“一带”指自贡东南“板仓——
迁安科学发展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