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国际形势特点: 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突出, 全球复苏进程缓慢。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 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较快, 发展中国家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大规模刺激计划效用衰减, 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新兴市场制约,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压力, 短期内难以填补全球需求缺口衡、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问题的摩擦频发。一些国家采取措施干预汇市,全球汇率波动加剧。各主要经济体加紧反思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围绕新的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不断加剧。美国政府将经济繁荣列为国家力量源泉, 继推出“出口翻番”、“再工业化”和新能源发展战略后, 又宣布基础建设投资计划, 力图通过强化实体经济和出口能力重塑美全球竞争优势。欧盟提出转向知识创新经济, 实现经济健康和绿色发展, 增强欧盟经济包容性和社会向心力。俄罗斯推出“现代化战略”, 积极推进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现代化”, 改革以能源和军工等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加速国家的发展和振兴。日本公布“新增长战略”,将转向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并举的需求引导型增长。同时, 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自然灾害、流行疾病、能源资源、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等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二、世界格局继续调整,国际关系互动更加复杂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势头加强, 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发展势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 201 1 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 GDP 比重将达 52% , 历史上首次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国。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气候变化以及伊朗核、朝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二十国集团 G20 当中,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了成员国的半数。“金砖国家组织”、“基础四国”、中俄印、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协调合作机制活跃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仍具有相对优势, 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话语权等方面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各大国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纷纷调整对外战略和政策,互动更加活跃。国际关系的形态更加多样, 内涵更加复杂。传统国家间阵营和界限趋于模糊, 利益组合趋于复杂。围绕气候变化、核安全与防扩散、国际金融改革等议题, 各国根据不同利益需要结成不同“议题性联盟”。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 国际权力更加分散。普通民众通过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技术,对外交事务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增加。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全球治理缓慢推进发展中等的身份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一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阶段性改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二是 G20 峰会正处于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的转型之中, 在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全球金融监管机制有所加强, 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面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气候变化、发展等问题的全球治理进展缓慢。墨西哥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