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节目是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表演的《鼓舞声声》, 16 位男同学都以鼓为道具,用强而有力的舞姿带给人一份份激昂的旋律, 它在取材传统鼓子秧歌舞蹈的基础上, 吸取了其他民族舞蹈的动作和造型精华, 展现了中国男子的阳刚之气和强健体魄, 表现了中华民族坚毅勇敢、豪迈奔放的优秀品格, 阵容强大, 充满热烈和谐的气氛, 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健康乐观、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每个节目都是那样的激动人心, 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将整个晚会推向高潮。广东省舞蹈家王维岗老师还为节目进行了点评, 对我校舞蹈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同时他坚信现代大学生的文艺生活将会更精彩, 更丰富! 比赛结束,我校的男子群舞《鼓舞声声》以出色的表现获得比赛的二等奖。最后晚会在观众的掌声中,礼炮声中圆满结束! 在舞蹈创作和欣赏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彭。但舞蹈的起源应早于音乐, 舞蹈的风格、类型不直接受音乐的影响。舞蹈的灵魂并非是音乐, 而是舞蹈肢体语言的独立性。    不过舞蹈与音乐是相辅相成, 相映生辉的关系, 使之达到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用辨证的观点看, 舞蹈是用身体谱写的旋律, 它其中有音乐的元素; 音乐中有舞蹈形象, 好的舞蹈音乐能使舞蹈充满活力、光彩, 同时舞蹈也赋予音乐的生命力, 使音乐更有立体感。    当然对舞蹈欣赏还是需要用“听”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文化物质的需求, 它可以通过“听”来扩展舞蹈欣赏空间, 调节情绪。但却不能因为“听”而步入“音乐主宰舞蹈的生死存亡”的误区。如果我们过分强调音乐的作用, 会使舞蹈中的舞蹈形象脱离人物形象而使舞蹈失去应有的价值, 我们应该明白人们不会为欣赏音乐而到舞蹈演出场所这一简单的道理。我认为: 人体动作才是舞蹈欣赏的直接对象。    舞蹈是通过形体运动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 是时间和空间紧密结合的一门动的视觉艺术。从条件上讲: 舞蹈必须借助人体为工具; 必须是在自然和社会中进行。其次从人的功能上说: 是人类智力的高级游戏; 是情感世界的回味、宣泄和体验。从舞蹈自身特征来看: 需有及强的身体控制力; 需有超常的“内模力”和感受力; 需具有一定的情感逻辑或情感体验。舞蹈既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人体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活动。    舞蹈审美活动的内涵成分十分丰富和复杂,在此我只想从三点略加阐述。    一、舞蹈动觉    舞蹈动觉是指舞蹈运动中的自我感觉。动觉是心理学中感觉里面的一部分, 心理学称为“筋肉感觉”,又叫“第六感觉”。是对运动中力量的大小、阻力的大小、运动范围的宽阔等等, 来认知自身筋肉关节的地位、彼此关系及和空间的关系。无论是反射运动或随意运动都受其指导。   1 、舞蹈动觉是对人体动态的认知。    舞蹈的训练过程就是对人体的认知过程。体态的定位、肌肉状态、骨骼的位置都需经过漫长的磨合和训练过程, 从心理动觉的训练入手, 通过“内视”神经系统来感觉体态的状态, 达到自觉和熟练的运用人体, 并借助这种运用、把握的程度来判断演员的表现力。骨骼的开掘和定位是人体可塑的外部条件,大量的、最重要的是筋肉感觉的控制和使用。在舞蹈中,我们可以被《
鼓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