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湖雕塑.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湖雕塑小品,点睛性灵神气(杭州涌金门前涌金池的金牛戏水雕塑)林林总总的环湖雕塑,类型也很多,形象抽象,古老现代,男女老幼,伟人凡人,不一而足。一天,环湖数了一圈,有30多尊,还是不完全统计。古往今来,赞美西湖的语言很多,美丽的诗篇,妩媚的美人,轻柔的乐曲,等等,如果让我评价西湖,我倒是很想围绕着西湖的雕塑作品说说,因为它们给了我静思和遐想的自由,有了这些点睛的雕塑,一湖碧水,实质就成为了乳汁,滋养着我们的思想。(六公园的《驻浙国军第八十八师将士支援淞沪会战纪念碑》) 老资格的雕塑,有四尊。湖滨对着学士路口的六公园,有一尊《驻浙国军第八十八师将士支援淞沪会战纪念碑》,淞沪会战,是 1937 年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此碑是当时全国第一座抗战纪念碑,碑的上部为两个人物立像,表情坚毅果敢,军官手握望远镜,右手指向东方,士兵手握步枪作冲锋状,周围是四颗落地的重磅炸弹,烘托了战争的气氛,以及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战斗的无畏精神。 1963 年此碑被拆除,后在原地复建。(孤山后山的《陈英士烈士骑马纪念铜像》) 孤山后山,是一尊《陈英士烈士骑马纪念铜像》,湖州人陈英士, 是同盟会主要骨干之一,曾任沪军都督,追随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组织反袁武装暴动,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上海,年仅 39周岁。当时,孙中山先生得到噩耗赶到现场,痛哭失声,并手书“失我长城”四字以示哀思。这尊陈英士的跃马英姿雕像,是 1927 年国立艺术院雕塑系学生创作,而且被作为当时公开发行的邮票肖像。此塑像 1952 年被拆除,也是后来复建的。(六公园的雕塑作品《志愿军像》) 在六公园淞沪会战纪念碑附近开阔处,还有有一尊中国美术学院 1956 年的雕塑作品《志愿军像》,也因年代久远,已深深烙在杭州人的记忆里, 仍保留着。在孤山陈英士骑马铜像对面的半山腰,有根据电影《鸡毛信》中的人物所塑的《海娃放羊》像,这组活泼的羊的群雕,生动活泼,为孤山后山绿地平添了积分意趣,成为孩子们嬉戏的好去处。这些雕塑都属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的作品,历经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风雨沧桑,已经一笑越古今了。(孤山半山腰根据电影《鸡毛信》中的人物所塑的《海娃放羊》塑像) (苏堤旁中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塑像) 杭州西湖是天下第一奇绝之地,生前有名有姓的人,死后能在此树碑立像,占有湖边一席之地的人,绝非等闲之辈。从北山街西头曲院风荷公园,顺时针数过去,一个又一个,全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香格里拉饭店面向西湖的大草坪,是中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塑像,头戴瓜皮帽,鼻子上挂着眼镜,手托画板,一动不动地凝神注视着眼前的西湖。塑像真人一般大小,又没有底座,站的久了,累了, 身子有些佝偻了,真像游人中的一个老人。他的面前是络绎不绝的游客,时时的挡住了他的视线,真不知他如何静心作画。(西冷桥南堍鉴湖女侠秋瑾烈士塑像) 西冷桥南堍,苍松、翠柏环绕着一座汉白玉雕像,秋瑾烈士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眼望前方,炯炯有神,好一个鉴湖女侠。汉白玉基座正面,镶嵌着孙中山先生的“巾帼英雄”手书题字。青山埋忠骨, “与岳飞为邻”,是女侠生前的遗愿。(俞楼六一泉边著名画家、中国美院院长海宁人潘天寿塑像) 俞楼左边,是六一泉,苏东坡为了纪念老师欧阳修所筑。泉亭前,是著名画家, 中国美院院长海宁人潘天寿塑像,结实匀称的身材,挺直的腰身,青乎乎的腮帮, 沉静的面容,坚定而略带忧郁的眼神,从他的目光里,仿佛能悟出带着反革命帽子去世的他,那几许无助,几许凄楚,几许无言的愤怒。前行不远,就是西泠印社,印社中有第一任社长吴昌硕塑像,石刻画像和纪念堂。(孤山南麓鲁迅先生塑像) 鲁迅先生曾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过教,经常带学生来孤山北坡采集植物标本,如今这里绿茵茵的青草之上,是鲁迅先生的坐姿雕像,神色还是那么严峻, 不禁让人想起他病重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名字叫《死》,最后一句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这话让很多人愕然,一冥之后,言行两亡,还是别多想了吧。(杭州知府林启塑像) 在鲁迅雕像的左后方,一尊黑色的塑像兀自湖畔,身穿官服的林启,倚坐在长椅上,目光深透,独自思谋,阳光透过林间的隙缝,碎片般地散落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庞上。林启在杭州知府任上,创办了三所新式学堂,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学堂,丝绸工学院的前身蚕学馆,杭州高级中学的前身养正书塾,开创了杭州近代教育的先河,今天杭州的教育基础还是他那时奠定的。林启去世后,他的后人要把他的遗体运回家乡福建安葬,杭州人民则要求把他安葬在西湖旁,双方争执不休。最后,还是因为林启生前有“为我名山留片席,看人宦海渡云帆”的诗句, 林家子孙才不得不同意把林启安葬在孤山北麓,也就是现在塑像这个位置。

西湖雕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