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及 防控
*
主要内容
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疫情形势
手足口病疫情预测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及要求
*
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
手足口病最早于1957年由新西兰Seddon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的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 A16。
1959年英国的伯明翰再次发生本病流行,根据本病病变的分布特点,命名其为“手足口病”。
*
病原学
属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无外壳、正20面体、直径20-30nm、单链RNA
*
病原学
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
埃可病毒4、6、9、11等型。
肠道病毒71型( 分为A、B、C 3 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
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
手足口病概述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对乙醚、乙醇、来苏尔等消毒剂及去污剂和弱酸有抵抗力,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人的胃酸、胆汁不易将其杀死,在污水或含有机物的水中可长期存活。
但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
手足口病概述
一般情况下,柯萨奇病毒A组不引起细胞病变,故症状多较轻;
而柯萨奇病毒B组、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引起细胞病变,可表现为严重病例 。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行特征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
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
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患者疱疹液中的病毒含量大,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流行期间传染源
主要为患者。
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
咽部排毒1~2周
流行前期——隐性感染者和轻型散发病例
大多数成年人以隐性感染为主,儿童则多表现为显性感染。
*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经口摄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感染来源。
接触传播是造成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其内涵包括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和皮-口传播。易感者通过直接接触隐性感染者或病人的鼻涕、痰液、唾液、疱疹液或粪便而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隐性感染者或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而感染。
接触传播的关键媒介是易感者的手。
水源和食品污染是导致手足口病流行的另一方式,其内涵主要是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也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主要来自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
手足口病的其它传播方式包括母-胎传播和母-婴传播。
*

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609 KB
  • 时间2021-07-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