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 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 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祝大家工作顺利】
《弟子规》学习课程006出则弟之一
弟子规 \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语言忍、忿自泯、 解读《弟子规》出则弟之一:
《弟子规》在开篇总序部分就告诉 我们首孝弟、次谨信、就是说一个人必 须首先学会遵守孝道和弟道,毫无疑问 孝”在中国传统美德中居首位,可是 弟' 为什么也如此重要呢? 孝”和 弟”之间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社 会 弟道”曾经起到了怎样重要的作用, 关于如何履行弟道?《弟子规》又做出 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今天要讲的是《弟子规》的第三部 分,叫出则弟。什么叫出则弟?
出、就是指离开自己的小而言之房 间,中而言之离开自己的家庭,大而言 之离开自己的家族,换句话说要和别的 人去交往,要进行某种社会交往,这叫 出。 \
弟,当然我们知道原来的本意是指 兄弟友爱,在第三部分开始《弟子规》 就是这么几句;兄道友、
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作为兄长对弟弟要友爱,而作为弟 弟对兄长要恭敬,而兄弟和睦 孝”也就 体现在其中了。
因为我们知道传统中国家族意识 非常强,往往一个家族兄弟举族同居, 不分炊的,换句话说共用一个厨房,而 且这个兄弟不是说一母所生的兄弟,有 的时候是同高祖,同曾祖,同祖,我们 今天叫叔伯兄弟。整个家族是住在一起 的,而如果整个家族维持一个大食堂, 没有像每家每户有个小食堂,每家每户
开点小灶,这是美德。如果你要分炊, 一般人家都认为你们家庭不和睦了,每 人打小九九,如果你要分家那是天大的 事情,周围的人就会看着你这个家族有 点怪,所以在中国古代是 聚族而居”的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家族有几百口人 住在一起,请问这样大规模的一种家族 形态,这个家族怎么管理?我们现在都 在讲;企业管理,社会管理,大学里有
MBA班,EMBA 班,还有PMBA班, 实际上我们应该回头看看中国传统当中 怎么管理庞大的家族的,这里边有重大 的智慧。
\ 讲求 弟道”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维 系无数庞大家族和顺、友爱的重大智慧, 而对中国百姓传送千百年的《孔融让 梨》,《赵孝争死》等故事也正是兄弟友 爱履行弟道的重要典范。那么,在中国 传统社会的大家
族里 弟道”究竟是如何得以体现
的?又能够产生怎样巨大的作用呢?
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有趣 的故事,叫 陈昉百犬”。有个叫陈昉的 人,他家里有一百条狗,大家一听这不 很奇怪?你在讲出则弟,讲人与人之间 的弟道,怎么还带上狗了?这故事妙就 妙在这里。
//陈昉是宋朝人,这在宋朝的中国是 一个倍受瞩目的大家庭,大家知道这个 大家庭有几代人吗? 13代人居住在一 起,这可能是古代中录。, 他们的祖先是 陈崇”,非常有名的人, 德高望重,为家族制定了严格的家规,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孝”-弟”就是要求家 族子孙都得履行孝、弟。希望子子孙孙 确守不疑,代代相传,这样他认为我这 个陈氏家族啊!就能够绵延不绝,果然 做到了。陈氏家族枝繁叶茂,每代都出 贤人,都出非常好的人才,全家族上下 一片吉祥、安宁、和顺、那么俗话说锅 碗瓢盆都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人一 多,口舌一多,是非就多,这个庞大的 家族13代人,700 口人从来不吵架,非 常和睦,怎么做到的?我告诉大家,陈
昉这个大家族里面他有一个厅,在村落 的中间,700多口人同时吃饭,规定的, 早饭、午饭、晚饭都是整个家族一起吃, 到吃饭的时候大家就换上比较得体的衣 服,干干净净、
/扶老携幼来到这个厅堂、彼此见了 面分外亲切,相互问长问短、问寒问暖、 按照年龄按照尊卑辈分次第而坐,大人 尽量按照辈分和大人坐在一块儿,小孩 按照辈分和小孩坐在一块儿,只要全家 人有一位在家,但是没有到场,陈家有 个族规,等”等,谁都不吃饭、
700多个 人,这样就形成一个什么?家族凝聚力。 同时陈家的人没有不守时的到后来,为 什么?我一个人来晚了,那么多长辈都 不吃饭等着我,所以这是一个家规。吃 饭的时候奉行一个规则,什么规则? /食 不语”,所以鸦雀无声,吃好饭以后大家 在相互聊聊天,一下又喧闹起来,有好 多的时候及时的沟通,就免除了家族里 面的误会,非常友爱。
跟狗有什么关系?妙就妙在这个
700多人的大家族,大家想想吧!养了 100多条狗,我们都说狗学主人样,对吧! 咱们有句话,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狗, 大家到马路上去看,我已经发现了,很 多老人家养的狗,也比较慈祥好像,跟 着老人家,很多非常漂亮的小姐,养的 狗,基本上烫着头发,身上喷着香水, 大家都可以看到,有些壮小伙养的狗, 就跟狼一样。陈家有100多
弟子规心得弟子规出则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