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本章要点:
Ethernet组网技术
综合布线技术
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交换式局域网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使局域网交换机,它的特点是低交换延迟;能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工作模式以及支持虚拟局域服务。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在它的多个端口之间建立多个并发连接。它主要采用两种转发方式:快捷交换方式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典型的交换式局域网使交换式以太网,它的核心部件是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可以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可以单独与一个结点连接,也可以与一个共享介质式的以太网集线器连接。
2
虚拟局域网
。一个逻辑工作组的结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但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上一样。可以根据功能或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
局域网的组网方法一般以以下四种:
(1)虚拟网络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之上
(2)用MAC地址定义虚拟网
(3)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网
(4)IP广播组虚拟局域网
3
图5-1 典型虚拟网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
4
OSI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OSI参考模型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各层的功能分别如下:
(1)物理层
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
5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这一层的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3)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此外,还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这一层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
(4)传输层
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它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同时,该层还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这一层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
6
(5)会话层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6)表示层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7)应用层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7
图5-2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
8
Ethernet组网技术
Ethernet的命名
因此通过Ethernet的各物理层标准对其进行命名,它的名称由三部分组成。
表5-1 Ethernet的物理层标准命名格式
x (Mb/s)
Type-y
Name (局域网名称)
x为该Ethernet数据传输的速率,单位是Mb/s;Type为传输的方式,基带或频带;y为网络的最大长度,单位是100m;Name是局域网的名称。
9
10BASE-T标准Ethernet组网技术
10BASE-T 的组网由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双绞线等设备组成。结点都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一个集线器上,当其中一个结点发送数据的时候,任何一个结点都可以收到消息,由于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所以每次只能有一个结点能够发送数据,而其他的结点都处于接收数据的状态。
按照使用集线器的方式,双绞线的组网方法可以有:
1. 单一集线器结构
2. 多集线器级联结构
3. 堆叠式集线器结构。
10
四级网络工程师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