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犬布鲁氏菌病.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犬布鲁氏菌病
.
布鲁氏菌病在世界各地,布病广泛分布。虽经过多年的防制,羊、牛、猪疫情普遍下降,但某些省区对犬、鹿、牦牛的布病防制工作没有足够重视,防疫措施跟不上。据调查,犬的阳性率很高,如湖北、贵州、内蒙古、福建、云南、广西、四川等省阳性率均为42.65% ~8.16%之间(包括犬种布病)。
病原:
布鲁氏菌(Brucella)为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µm×~µm,散在分布,无芽孢及鞭毛,在条件不利是有形成荚膜的能力,该菌难以着色,姬姆萨染色呈紫色。
布鲁氏菌为需氧菌,对营养要求高,℃,~。初代分离培养是,需要在含血清或马铃薯浸液等培养基中才能较好发育,生长缓慢,7~14天或更长时间长出肉眼可见的圆形菌落;多次继代培养后,24~72h即可长出菌落。在血液琼脂上形成圆形、灰白色、隆起的不溶血的小菌落;在马铃薯琼脂斜面上2~3天长出水溶性微棕色菌苔。
布鲁氏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因菌型不同而异,一般能分解葡萄糖产生少量酸,不分解甘露糖,不产生吲哚,不液化明胶,不凝固牛乳,VP试验和MR试验均呈阴性。
布鲁氏菌有6个种,即马耳他布鲁菌(羊布鲁菌)、流产布鲁菌(牛布鲁菌)、猪布鲁菌、沙林鼠布鲁菌、绵羊布鲁菌、和犬布鲁菌。
本菌主要A、M抗原。
本菌不产生外毒素,但有毒性较强的内毒素。不同菌株间毒力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羊布鲁菌独立最强。本菌致病力与各型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酶系统,如透明质酸酶、尿素酶、过氧化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有关。各型布鲁菌虽有其主要的宿主动物,但普遍存在宿主转移现象。
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存活72~114天,在粪便中存活45天,在乳内存活69天,在冷暗处的胎儿体内可活6个月。但对湿热比较敏感,60℃30min、70 ℃5 ~10min 可杀死本菌。对消毒剂体抗力不强,1% ~3%石碳酸、2% ~3%的煤酚皂液、%的升汞、2%苛性钠溶液,可在1小时杀死本菌;1% ~2%甲醛溶液3h或5%新鲜石灰溶液2h也可杀死本菌,%新洁尔灭5min内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犬除了是牛种、羊种、猪种布鲁氏菌的机械携带者和生物学的带菌者外,还是犬种布鲁氏菌的主要宿主,因而成为布鲁氏菌病重要的传染源。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母犬,它们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的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都含有布鲁氏菌。
犬布鲁氏菌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的粘膜、结膜等感染,还有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交配感染。
犬感染布鲁氏菌多发生于2~3岁成年犬或性成熟犬[5-6],雌性犬发病率明显高于雄性犬[2],纯种犬比杂交犬的感染率高。
该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犬普遍存在该病。南方地区犬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可达20%左右,北方牧区阳性率可高达90%。
犬除了是牛种、羊种、猪种布鲁氏菌的机械携带者和生物学的带菌者外,还是犬种布鲁氏菌的主要宿主,因而成为布鲁氏菌病重要的传染源。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母犬,它们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的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都含有布鲁氏菌。
犬布鲁氏菌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的粘膜、结膜等感染,还有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交配感染。
犬感染布鲁氏菌多发生于2~3岁成年犬或性成熟犬,雌性犬发病率明显高于雄性犬,纯种犬比杂交犬的感染率高。
该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犬普遍存在该病。南方地区犬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可达20%左右,北方牧区阳性率可高达90%。
临床症状
不同种的布鲁氏菌宿主动物临床症状各不相同,给中动物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流产、睾丸炎、附睾炎、乳腺炎、子宫炎、关节炎、后肢麻痹或跛行等。
患病犬除发生生殖器官疾病以外,还可能出现关节炎、腱鞘炎、跛行等症状。
人感染该病的症状:
急性期
80%起病缓慢,常出现前驱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持续3~5天。10~27%患者急骤起病,以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犬布鲁氏菌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05 MB
  • 时间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