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习惯,理顺关系
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学校最为基层,但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岗位。如果校长说负责一所学校的全面工作,那么班主任就应该就是缩小版的“校长”。从学生管理、到班级质量、卫生、活动等诸多方面,但凡与学校有关的问题在班级都好出现。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与各位读者交流一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
一、“管”不是加压力,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常认为“管”就是严,就是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服务对象绝对服从,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大禹治水成功的道理给我们做班主任工作最大的启示就是:堵不如疏。通常情况下,我们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体,总会给学生订下这样或那样的要求,让学生去遵守,如果违反某一条总会对应一个相应的惩罚。说白了,这种做法就是用事后惩罚来阻止学生违纪。应该说这样的方法在低年级、小学阶段、在大部分学生中是有一定效果的,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方法往往在一些“问题生”身上往往没有效果。究其原因,这样的学生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是“小违法”行为,如果一味地加重处罚,只有把学生逼到墙角,也会把班班主任逼到墙角。不处罚,纪律就变得形同虚设;处理吧,问题太多,无法执行。
面对这样的困境,作为班主任只是一味地从“加压”的角度来处理,显然是无法解决。不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上下点真功夫,让好的习惯占领学生的言行,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比如,我们利用社团活动让学生自己制定良好地行为习惯标准,按照“驾照扣分”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考核,每一种违纪行为对应不同的分值,记到12分的时候,通知家长开会,如果扣掉6分本学期不能评选;同时,规定小组内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扣满12分,本学期不能评为先进小组。这样就可以利用家庭教育和小组监督来促进“问题生”形成良好地行为习惯。
二、“理”不是减阻力,而在于理顺各种关系
班主任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理”,这里的“理”不是求平安,一事无成,而是重在理顺这样几组关系: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建立高效班集体的关键,有了它,成绩可以更好,质量会更强,家校关系矛盾就少。在这里,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班主任是管理者,但更是学生在校的服务者,在生活中是学生的“班妈”,担着保姆的角色;在学习中是学生的“桥梁”,及时沟通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交流中,是家校沟通的中转站,家长的想法,学生的表现往往通过家长与老师或见面、或电话进行交流与沟通。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借助于师师关系的配合、家校的协调、生生关系的团结,这些往往决定了师生关系的质量。一个良好地班级体,除了班主任的灵魂作用外,任课老师的配合是少不了的。只有所有老师共同努力,班级整体质量才会均衡发展,学生学习才会超脱于同年级,这样班级的凝聚力会更强,形成一个高效的学习体、守纪
管好习惯,理顺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