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颂》拓片
【《石门颂》简 介 】
石门颂,著名摩崖石刻。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杨孟文颂碑》、《杨厥碑》。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摩崖汉隶,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石刻刻于东汉永平九年,被书法界公认为是古隶中最早,占据首位的刻石。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石门颂》对后世影响很大。
故司隶
校尉楗
为杨君
颂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
躬。泽有所注,川有所
通。斜(碑作余字)谷之川,其泽南
隆。八方所达益域为
充。高祖受命,
兴于汉中。道由子午,
出散入(碑误作“人”)秦。建定帝位,
以汉氏(碑作“诋”)焉(焉字别写)。后以子午,
途(原碑涂加艹上下结构)路涩(原碑为歮)难。更随围谷,
复通堂光。凡此四道。
阂(碑作垓)隔(别写)尤艰。至于永平,
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原碑作余)
凿通石门、中遭元二,
西夷虐(别字)残,桥梁断绝
子午复循。上则悬(原碑为县字)峻,
屈曲流(别字)颠;下则入(碑作人字)冥(别字),
倾(别字)泻(原碑为写字)输渊。平阿淖(别字,一释泉字)泥
常荫鲜晏。木石相拒(原碑作距)
利磨确盘(别字),临危枪砀,
履尾心寒。空舆轻骑(原碑奇为竒)
滞(原碑氵为辶)碍(别写)弗前。恶虫弊(原碑加草字头)兽(原碑作狩字),
蛇蛭毐螨(别字)。末秋截霜。
嫁苗禾(别写)残。终年不登,
匮馁之患。卑者楚恶(别写),
尊看弗安。愁苦之难,
焉可具言。于是明智(碑作知),
故司隶校尉犍为武
阳杨君厥字孟文,深
执忠伉,数上奏请。有
司仪驳(别字)君遂执争,百
僚(别字)咸从,帝用是听。废
子由斯,得其度经。功
饬尔要,敞而晏平。清
凉调和,烝烝艾宁至
建和二年,仲冬上旬,
汉中太守、犍为武阳
王升字稚纪。涉历山
道,推序本原,嘉君明
智(原碑作知),美其仁贤,勒石颂
德,以明厥勋。其辞曰:
君德明明,炳(别写)焕弥光。
【原碑文】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碑作余字)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碑误作“人”宇)秦。建定帝位,以汉氏(原种作“诋”)焉(焉字别写)。后以子午,途(原碑涂加艹上下结构)路涩(原碑为歮)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阂(原碑作垓)隔(别写)尤艰。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原碑作余),凿通石门、中遭元二,西夷虐(别字)残,桥梁断绝,子午复循。上则悬(原碑为县字)峻,屈曲流(别字)颠;下则入(碑作人字)冥(别字),倾(别字)泻(原碑为写字)输渊。平阿淖(别字,一释泉字)泥,常荫鲜晏。木石相
《石门颂》拓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