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应用
整理课件
第一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本章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办法
其他国民收入的概念
整理课件
拉格纳·弗里希(1895年—1973年),1895年3月3日生于挪威奥斯陆,是数理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主要致力于长期经济政策和计划,特别是关于发展中国家问题。弗里希教授发展了经济规划的决策模型,设计了设法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数学规划方法。他首先提出了经济计量学的定义,并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波动,首创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数学模型,最早把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区分为扩散作用和冲击作用两大类,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为当代经济周期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在把经济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应于社会经济活动方面,也做出了许多贡献。由于其在经济计量学及其应用方面做出的贡献,1969年,和简·丁伯根一起荣获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整理课件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整理课件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Macro-” + 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
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运行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动,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学。
大 micro
整理课件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即整个国民经济活动;
萨缪尔森指出,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 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b.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既定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宏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具体为:充分就业问题; 经济波动与经动济增长问题; 通货膨胀或紧缩问题。
整理课件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c.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收入(或就业) 理论;
宏观经济学中是以收入总量来衡量社会总产出水平的,收入总量是宏观经济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变量或指标,它的变动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经济总量,其中就业量与收入量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d.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的方法;
总量,即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 总量既是个量的总和或加总(如总收入、总产出、总投资、总储蓄等),也是指均量(如价格水平、利率、人均收入等);总量也分为存量(某一时点发生的经济量)和流量(某一时期发生的经济量)。
整理课件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在研究对象、解决的基本问题、核心理论和运用的方法上不同;
联系: 两者都以增进福利为目的,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以宏观经济学为指导。
整理课件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a.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b. 政府有调节经济的能力和权威。
宏观经济学考察的主要问题:
长期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开放经济与对外政策;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通胀与失业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整理课件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