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余-弦-定-理.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余-弦-定-理
21、余 弦 定 理
一、教材依据
本节教学设计为内容为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第二章《解三角形》第一单元第二节《余弦定理》。通过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方法推导余弦定理,正确理解其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解决“边、角、边”和“边、边、边”问题,初步体会余弦定理解决“边、边、角”,体会方程思想,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应用数学的潜能。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向量基本知识和正弦定理有关内容,对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有了较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方法探求余弦定理,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总体上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不强,创造力较弱,看待与分析问题不深入,知识的系统性不完善,使得学生在余弦定理推导方法的探求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发掘出余弦定理的结构特征、表现形式的数学美时,能够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本质,应用方程的思想去审视,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
三、设计思想
新课程的数学提倡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深刻地理解基本结论的本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力求对现实世界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作出判断;同时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化,从课堂的执行者向实施者、探究开发者转化。本课尽力追求新课程要求,利用师生的互动合作,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刻地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的潜能。
四、教学目标
继续探索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间的具体量化关系、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现形式,体会向量方法推导余弦定理的思想;通过实践演算运用余弦定理解决“边、角、边”及“边、边、边”问题;深化与细化方程思想,理解余弦定理的本质。通过相关教学知识的联系性,理解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性。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余弦定理的发现过程及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是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余弦定理的思路方法及余弦定理在应用求解三角形时的思路。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合作探究活动
学情分析与设计意图
知识
回顾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断方法是什么?
2、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内容,主要解决哪几类问题的三角形?
回顾旧知,防止遗忘
创设
引入
你能判断下列三角形的类型吗?
1、以3,4,5为各边长的三角形是_____三角形
以2,3,4为各边长的三角形是_____三角形
以4,5,6为各边长的三角形是_____三角形
2、在△ABC中a=8,b=5,∠c=60°,你能求c边长吗?
引导学生从平面几何、实践作图方面进行估计判断。
学生可能比较茫然,帮助学生分析相关内容,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用实践进行检验。
提出
问题
你能够有更好的具体的量化方法吗?
帮助学生从平面几何、三角函数、向量知识、坐标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选择简洁的处理工具,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
引导学生从相关知识入手,选择简洁的工具。
知识应用
例1:在△ABC中,已知b=60cm,c=34cm,     A=41°,求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cm)

余-弦-定-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2.02 MB
  • 时间2021-07-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