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2009级地理科学专业 岳继超
引言
2010年 7月2日至7月8日,我们河南大学2009级环境与规划学院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登封嵩山,,进行为期一周的地质野外实习。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学会辨认几类典型岩石的类型和特征,掌握地质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等地质实习工具,了解实习地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另外加强与巩固同课本的理解与认识。
7月3日由市区经寡妇桥,最后来到石秤,观察了花岗岩,,走路线少林口—-萼岭口——老十八盘,采集了鲕状灰岩的标本和质量较好的铝土矿。
7月5日在大金店东侧的颍河谷地,认识了河流阶地,分析了河流阶地的类型和成因,,观察了少林运动。7月7日在逍遥谷观察了洪积扇,还发现了辉绿岩墙,随后登上了嵩山。
嵩山地区属于秦岭山系的东延部分,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位置约在东经112度20秒至113度30秒,北纬33度50秒至34度55秒之间。全长约70公里,宽约20公里,嵩山主体太室山(嵩山岭)和少室山(广义的玉寨山)位于登封境内.
嵩山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地层发育齐全,层次清楚,岩浆活动比较明显,各期构造行迹清晰可见。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在不大范围内一目了然,断层、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现象随处可见,被誉为“世界地质博物馆"。在嵩山地区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有 “五世同堂”之称
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
嵩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南北两侧地势较高,而中部地势较低,,山前分布有低山和丘陵,登封盆地受嵩山南侧断裂和箕山北侧断裂作用形成断裂盆地,盆地内散布残丘,后期收到地壳抬升和河流切割作用,形成一系列的岗地,颍河谷地内形成河谷平原等。
嵩山地区处于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处,大部分流域属于淮河流域,面积约为1067.5平方千米,%,其余为黄河流域。河流主要为颍河,河流支流众多,不对称性明显。地下水资源丰富,埋藏较深。本区有大型水库1座,中小型水库57座,为防洪和水力发电奠定基础,抵御洪灾和旱涝.
嵩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山地季风气候,由于该地高差悬殊,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海拔500米以下地区冬长夏短,,冬季相应延长。 1200米以上的地区全年无夏。 —(1969年),七月份最高气温为40.5度(1972年).年均降水量为700-800 毫米,山地对降水量影响较大,降水量呈逐年递减趋势.
嵩山地区的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黏化过程,淋溶过程和较旺盛的小循环过程,部面厚薄不一,砾石含量有高有低。褐土 主要分布在岗地区,低山丘陵和颍河谷地两侧高地,具有明显的黏化过程和钙化过程。潮土多分布在颍河谷地两侧的低阶地上,呈长条分布,地势平坦。
在交通方面,以公路为主,郑洛、洛许公路干线在区内通过,各乡之间亦有
嵩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