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 谈 如 何 制 作拓 片
拓印技术在中国已有1000 、版、印章边款、镇纸、臂搁、笔筒、扇骨、墨盒、铜镜、瓦当、画像砖和钱币等器物,由于受保护条件的限制以及大自然中有害因素的侵蚀,这些都给文物碑、版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为了保护祖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应将其拓印下来以作备份,使其传承后世子孙。例如:我国古代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如今才能见到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如汉西岳华山庙碑,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时被毁,但它的传世拓片现在已成为珍品;又如唐柳公权书宋拓神策军碑,因原碑已佚,仅有一册拓片传世,就成为孤本。因此,拓印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笔者作为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有责任将祖国传统传承技术及经验,继承并发扬光大下去;同时,对国外一些先进的传承保护技术和经验,也应该很好的学习,取长补短,使我馆的文物保护传承工作达到新的水平。下面就将拓片制作的方法及步骤简要介绍如下:
一、什么是拓片?
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后的成品。这种拓印行为也称为拓片。拓片是从原物直接拓印下来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方法。除有凹凸纹饰的器物外,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等,都广泛使用这种方法记录并保存流传后世.
二、主要的拓印方法
扑墨拓法:先把要拓的花纹或文字尽可能剔刷清楚,用大小合适的宣纸盖上,用喷水壶把纸均匀润湿,然后在湿纸上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该物表面,随着它的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之后除去蒙上的那层纸,等湿纸稍干后,用扑子蘸适量的油墨或书画墨,敷匀在扑子面上,向纸上轻轻扑打,形成拓片。
擦墨拓法:,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顿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待纸八成干后,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勿浸透纸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此外还有蜡墨拓、镶拓、响拓等。就不一一介绍了。通常我馆常用扑墨拓法制作拓片。总之,采取什么拓制方法要视其拓体的类型而灵活选择。
三、拓印材料 ﻫ 纸。纸要求有韧性、细腻、超薄。1、汪六吉净皮扎花纸。2、、净皮棉连纸4、 生宣为拓纸常用选纸。ﻫ 墨。一般要求油烟墨(但也可以用“曹素功墨汁"和“一得阁墨汁”);腊墨 ﻫ 、透明、黏性的功效,白芨水的作用是提高纸和碑刻的吸附力,可使纸张附着拓体不致脱落,拓成后又易揭取不会粘贴拓纸.
丙三醇。俗称甘油,在拓印调墨时在墨上滴几滴,可防止拓纸过湿使字迹跑墨、走样、、拓印工具ﻫ 刷子。棕刷(盖刷、顿刷,也可用大号油画笔替代);软毛刷、油漆刷.
拓包。上墨用的拓包布料最好是平纹细布,丝绸更好(不要纹理粗的或者有凹突纹的织物,不然会在拓片上留下布料的纹理)拓包内用脱脂棉填充(棉花最好用手抓散,以免拓包死板,没弹性)也可用海绵填充;拓包底部衬1至2层圆形毛呢或毡片,用丝织物包上,在丝织物外加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多余的墨汁浸入,塑料薄膜外再加一层丝织物;然后将棉布四角收拢,捉成一撮,用粗麻线开始缠绕,缠得紧一些,缠出一个手柄的长度,再重复缠几遍,
拓片制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