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1 、年龄≥ 45 岁;体重指数( BMI )≥ 24 者;以往有 IGT 或 IFG 者;或糖化血红蛋白 Alc 位于 ~ % 之间。 2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 、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低( < )和/ 或甘油三酯( > )者。 4 、有高血压(成人血压≥ 140/90mmHg )和/ 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 、年龄≥ 30 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 4kg) ;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 、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 、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糖尿病高危人群至少每年 2 次查胰岛功能(C 肽分泌试验), 早诊早治。《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7 版推荐诊断标准(即将废除)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 mmol/l ) 诊断条件静脉(全血)毛细血管静脉(血浆) 糖尿病空腹≥ ≥ ≥ 服糖后 2h≥ ≥ ≥ 糖耐量受损空腹< < < 服糖后 ~ ~ ~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 ~ ~ ~ 服糖后 2h< < < 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和1 型糖尿病类似,2 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 2 型糖尿病比 1 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 1 型糖尿病,另一个有 40% 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 2 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 70% 的机会患上 2 型糖尿病。肥胖:2 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 2 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 2 型糖尿病。年龄:年龄也是 2 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 2 型糖尿患者多在 55 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 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 2 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如果仅仅通过饮食和运动不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或接近目标水平,通常医生会开一些降糖药。不过,由于不同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也不完全相同,医生可能给你开两种或多种药物。若有必要,也可能将降糖药与胰岛素注射一并使用。 口服降糖药①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 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②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苯脲和妥拉磺脲) 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第二代: 格列苯脲( 优降糖)、格列吡嗪( 美吡达)、格列喹酮( 糖适平)、格列奇特( 达美康) 第三代:格列美脲( 亚莫利) ③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去医院或药店拿药时一定要将自己的病史告诉医生或药剂师。④苯甲酸衍生物类

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