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围岛地质特征 1 、地理位置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 23°N, 113 °E) ,珠江环绕其四周,高程 5-7 米, 地势较低, 容易受洪水及珠江水涨落影响。北为海珠区官洲岛, 东北为黄埔区长洲, 南为番禺区新造镇,形状呈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面积约 18 km 2。 2 、地层发育情况根据野外调查,《岩土工程勘测报告》的钻孔资料和广州幅 1:5 万基岩地质图资料分析, 小谷围岛地层主要包括第四系土层, 白垩系和震旦系。以北亭—天河断层为界, 其西部为白垩纪(K) 红层( 泥质粉砂岩), 东部为震旦系<Z> 的变质岩和混合岩( 岩浆岩与变质岩之间的过渡岩类)。小谷围岛第四纪地层发育, 全新统为人工堆积、河海冲积层及坡残积土层, 覆盖地表面积达 90% 以上, 其下普遍有上更新世冲积(海冲积)层及残积土层,总厚度在 至 ,平均为 。(1 )第四系土层由上而下分为人工填土层( QM1 )、植物层( 耕作层) (QPD) 、冲积层(Qa1) 、残积层(Qe1) 等4层, 覆盖于基岩上, 土质多为软质土。人工填土层颜色呈褐黄, 棕褐色, 浅灰黄, 由粉质粘土, 亚粘土混砂土, 少量碎石组成, 结构松散。植物层颜色呈灰黑色, 主要有粉质粘土和粘土组成。冲积层颜色呈灰, 深灰色, 由淤泥, 淤泥质土, 粘土和粉土组成。残积层颜色呈黄褐, 灰黄。浅灰白色, 褐红色或带灰白色花斑状,主要由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组成。(2 )白垩系( K )红层主要分布在广东科学中心- 广州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一带,颜色呈紫红色。由紫色砂岩,钙质泥质粉砂岩,泥灰岩,粉砂质泥岩组成。(3 )震旦系<Z> 主要分布在广东工业大学- 商业南区-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带。颜色呈褐红,褐黄,灰黄,灰白色。岩性为混合岩化变粒岩,混合岩,为硬质、次硬质岩。详细信息见表 1 及图 1、2。表1 各岩、土层顶面深埋及层厚表地层时代项次层深埋深厚度岩性第四人工填土层( Q M1) 最大值 粉质粘土,亚粘土混砂土, 少量碎石组成, 结构松散最小值 平均值 土壤层(Q PD) 最大值 粉质粘土和粘土最小值 平均值 系土层冲积层(Q a1) 最大值 淤泥, 淤泥质土, 粘土和粉土最小值 平均值 残积层(Q e1) 最大值 粘性土, 砂质粘性土最小值 平均值 北亭—天河断层以西白垩纪( K )红层最大值 砂岩, 钙质泥质粉砂岩, 泥灰岩,粉砂质泥岩最小值 平均值 北亭—天河断层以东震旦系<Z> 混合岩全风化层最大值 变粒岩, 混合岩,为硬质、次硬质岩最小值 平均值 混合岩强风化层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混合岩中风化层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混合岩微风化层最大值 最小
小谷围岛地质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