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善过借关之戒企业家善过“借”关之戒张华强与“仇富”、“仇腐”不同, 交大昂立集团原总裁兰先德因涉嫌受贿、挪用公款等被刑拘后, 似乎并没有引起什么公愤, 其背后是体制悲剧还是行业宿命尚不得而知。不过, 如果说体制悲剧或者行业宿命是企业家难以逾越的“鬼门关”, 其中有一个“借”关也不容忽视, 否则, 以草船借箭的神话掩盖刘备借荆州式的推诿, 极可能会演化为败走麦城的新案例。前车之鉴兰先德作为一位充满了儒雅气质的企业家,喜欢读三国也喜欢品三国, 他时常与朋友说, 三国给他最大的收获是要善“借”, 诸葛亮草船借箭和借东风都是可以运用到商业活动之中的经典策略。这固然有道理, 不过他却忽视了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 在诸葛亮策划刘备借荆州之后,正是因为没有过好“借”关,竞使得桃园三结义功亏一篑。刘备借荆州其实是先占为王,在造成即定事实后才对盟友说是暂借。既然名为借, 必须有所承诺, 于是刘备向东吴约定, 待刘景升公子去世后即还荆州。大敌当前, 这样做既不至于破坏抗操联盟, 又能坐收渔翁之利, 形成自己的立足之地, 的确算是善“借”之举。不过暂借的安排虽然在当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却也留下了隐患。刘备心知肚明, 此番借荆州根本就没有还的打算。借东风之类的善假于物, 可以是无偿的; 而在人类社会中, 借东西要还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刘备一向以仁义君子的身份出现, 更应当明白承诺的分量。那么他在作出承诺时无疑在为自己设立了一道关口。在关口面前, 刘备采取的办法是拖延, 虽然为自己新的胜利争取了时间, 但是也使得吴蜀之间的联盟面临一次次的危机, 最终将自己在道义上逼到了悬崖边。公子刘琦病亡后,刘备按照承诺应当归还荆州, 当东吴派人交割时, 刘备又推说得了西川便还。玄德在信誓旦旦之余, 还亲笔写成文书一纸, 押了字。取西川在当时看来是个难事, 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本因为可以籍此拖一阵子。不料此后出现转机, 刘备连得巴蜀四十一州。这一回东吴方面把诸葛亮的弟弟一家抓起来做了人质, 派他来索取荆州。刘备在西川本想赖帐, 却故作姿态答应分荆州一半还之。现官不如现管, 无奈云长“恃顽不肯”, 将东吴派来的接受大员赶了回去。结果的糟糕可想而知, 抗操联盟破裂。一方面, 东吴与曹操水路接应, 直取荆州; 另一方面, 关羽骄胜轻敌, 大意失荆州。刘备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固然可惜;但是失去原本就应当归还人家的东西, 仍然可以从长计议。刘备偏偏咽不下这口气,为泻私愤而兴师动众, 暴师于野,被东吴火烧联营七百里,最后命殒百帝。由此可以看出,刘备遭遇的“借”关背后其实是道义关、理智关,其对战略布局所具有的深远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与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等一系列壮举相比较, 善过“借”关看起来是一道小河沟, 同样可以载舟覆舟, 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前车之鉴, 后人不能不引以为戒。历史重演中国当代企业大多是在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中发展而来, 有的就是借助体制提供的便利得以暂且脱颖而出; 此后能否坚持下去, 以独立市场主体的面目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善过“借”关。兰先德曾经说过自己不要做保健行业的“短命鬼”, 要做一棵不老松, 曾被媒体誉为“长跑健将”。然而,“借力”策略的窘迫却使得他不得不黯然退场。兰先德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 交大昂立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需要借力房地产来推进主业的发
企业家善过借关之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