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相关知识 2010 年 08月 05日设计常识之“简欧风格”(一)北京四合院简介和建筑特点重点研究方向 2010-09-29 17:18:15 阅读 18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订阅北京四合院, 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 世人皆知。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 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 “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 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 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巷通。”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 四面房屋各自独立, 又有游廊连接彼此, 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 院内, 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 一家人和美相亲, 其乐融融; 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 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此外, 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 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 风水学说, 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 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 寓意“福寿双全”; 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 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 附在抱柱上的楹联, 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 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 或咏鸿鹄之志, 风雅备至, 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 正房)、南房( 倒座房) 和东、西厢房, 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 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 3正2耳5间,东、西房各 3间, 南屋不算大门 4间, 连大门洞、垂花门共 17间。如以每间 11- 12 平方米计算, 全部面积约 200 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 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 东西厢房各两间, 南房三间。卧砖到顶, 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 祖辈居正房, 晚辈居厢房, 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内铺砖墁甬道, 连接各处房门, 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 黑漆油饰, 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 一般是北房 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 3 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 、后院( 内院), 院墙以月亮门相崐通。前院进深浅显, 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方砖崐墁地,青石作阶。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 5南5 北、 7南7 北,甚至还有 9 间或者 11 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进、三进
四合院相关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