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科有两大特点: (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
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 二 ) 化学
“繁”。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
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把
以前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照搬来学化学,而要根据化学科的
特点取舍、创新。笔者根据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本人多年的
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观、动、记、思、练”的五字学
习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观
“观”即观察。 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
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 !
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
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
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
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 ?首
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
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
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
——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 (1) 反应物的颜色、
状态、气味 ;(2) 反应条件 ;(3) 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4) 反
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
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 判断、 综合、 概括, 得出科学结论,
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绪言部
分的第四个实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
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 观察内容和方法是
(1) 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 ;(2) 反应中:条
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
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3) 反应后:试管
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
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
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
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
念。
(二)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 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 同
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
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
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
率。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
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
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记
“记 ’ 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
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
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 (l) 化学本身有着
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
2019高三化学的学习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