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人教版).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结构图表奴隶社会的改革第一单元梭伦改革雅典城邦的兴起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封建性质的改革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改革迫在眉睫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的改革)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封建改革第六单元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后果确立或尝试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第七单元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明治维新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运动的兴起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考点串讲考点 1 :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考查方向】通过改革的性质、目的和作用来理解梭伦改革。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革命”, 但这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旧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下层人民的要求没有很好地满足,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 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考点 2 :关于民族融合【考查方向】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特点;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 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考点 3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考查方向】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性质;透过变法措施分析变法的积极作用;理解变法的结果及其原因。王安石变法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富国之法在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有一定成效; 强兵之法节省了军费开支, 改变了原有军事编制,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取士之法促进了考试选官制度的发展,对于确立择优录用的原则有积极意义。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考点 4: 宗教改革的实质【考查方向】从改革的性质和作用去理解宗教改革的实质。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反抗,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它为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导航(人教版).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