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教学目的: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 3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4) 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5 )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教学过程: 上节内容,主要学习了内环境与稳态,我们知道,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即是说,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经过内环境。一旦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代谢将会发生紊乱。比如:内环境中的无机盐、水分不保持一定平衡状态,对人体就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表 1-1 能得出哪些结论? 水的平衡摄入量/mL排出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出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2500 共计2500 、食物中所含的水和代谢中产生的水。其中,饮水和食物中所含的水是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 。其中,皮肤的排出量是指在没有明显出汗的情况下,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汽。肺的排出量是指随呼气而出的水汽。大肠的排出量是指饮食中的水以及消化液在消化道被吸收后所余下的水。肾脏排尿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机体能够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与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无机盐的平衡人每天都要通过饮食摄取一定量的无机盐,同时也要排出一定量的无机盐。一般情况下,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人体内的无机盐有多种, 而且大多以离子状态存在,如Na +、K +、Ca 2+、Cl -、HCO -3等。下面以 Na +和K +为例来说明。钠Na +的主要来源是食盐。正常成年人每天要通过饮食摄入 6~10g 食盐, 而且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 Na +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另外,还有极少数的 Na +随汗液和粪便排出。排除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钾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 2~4gK +,其中绝大部分被消化道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则随粪便排出。 K +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其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所以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维持代谢,也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在人体内,血液与组织液中的 K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中的 K +,都在不断进行交换,这种交换保持着动态平衡,因此,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 K +的含量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在临床上常把血钾(指血清中的 K +)含量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 旁栏思考题) 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还有钠盐、代谢废物等都是主要由肾脏排出。(旁栏思考题) 大量出汗后为什幺要喝盐水? 因为大量出汗后会丢失水和无机盐。(旁栏思考题) 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 但只要没有大、小便, 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法对吗?为什幺? 即使不排便,体内水和无机盐可以从皮肤蒸发、呼吸等排出。 Na、K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分布,能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细胞外的阳离子中 Na +占绝大多数。因此 Na +是决定细胞外渗透压的主要因素。在细胞内液中 K +浓度比外液高,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在细胞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2014届高二生物教案: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