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三借芭蕉扇(二)_苏教版
课 题
33三借芭蕉扇(二)
主 备 人
教 者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认识汉字,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假、辨、偷、跌、扛、戒、扑、虎、塔、厉、乖、焰。
能力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了解孙悟空二借、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经典文学的情感。
导 学
重 难 点
重点:
理解课文,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
难点:
理解课文,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
教 法
指导阅读,组织讨论。
学 法
自主阅读,讨论交流,理解感悟。[来源:]
导学准备
第1课时: 导学过程[来源:]
导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 、 复习导入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 32 课《三借芭蕉扇》,谁来告诉我们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指名说。
(三)悟空被骗了。但是,他并没有善罢甘休!这不,他又来借扇了……
板书课题,齐读。
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来源:]
注意与上节课内容的整体联系。[来源:]
自主学习
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课后生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课后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重视词语的积累。
字,理解相关词语。
(二)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真假 分辨 偷走 跌倒 火焰 猛虎 厉害 扛着 乖乖地 猪八戒
1. 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
2. 汇报识字方法。
(三)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孙悟空第一次借扇被骗,后来他又用什么办法借扇呢?借到了吗?
(四)指名回答。
。
合作探究
点拨解疑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 1—4 自然段。
1.孙悟空又出了什么点子去找铁扇公主借扇?
2.指名说。
3.分角色读,读出铁扇公主由得意到后悔的心理变化。
4.请同学表演这一情节。
(二)学习第 5——7 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第二次借到芭蕉扇后
二年级下册语文三借芭蕉扇(二) 苏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