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雅礼中学高中生物论文:新课改背景下的模型建构.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模型建构
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有两条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建构生物模型就是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方式。模型建构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进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有思想,会质疑,能创新”; 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放弃“编剧者、总导演和主演”的角色,以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填鸭”。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结合实际效果,我发现建构生物模型对促进生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糖原
脂肪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血糖
图3:血糖浓度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糖原
脂肪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血糖
图2:饭后血糖浓度升高
糖原
脂肪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血糖
图1:正常情况下各物质的浓度
第一,生物模型的建构可以将抽象的知识难点直观化,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例如《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机体的调节本来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再加上激素、血糖、糖原都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来想象,所以很容易绕晕。于是我利用不同颜色的黑板吸铁石分别代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糖原、脂肪等物质,吸铁石数量的变化代表各物质浓度的变化,让学生讨论饭后或运动时血糖浓度的变化以及机体会怎样进行调节,并利用这些材料模拟出整个过程,将抽象的物质和变化过程直观化。(模型建构过程如下图所示)
糖原
脂肪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血糖
图4: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导致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值。
学生在亲自参与模型的建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当模型建立到图4的阶段时,马上就有学生产生疑问:“现在血糖浓度是恢复正常了,但胰岛素浓度还处于较高的水平,那血糖浓度不会继续被降低吗?
”从而使得反馈调节的引出水到渠成,让模型一步一步得到完善。在完善模型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思路清晰的血糖调节流程图,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图7
图6
图5
第二,建构生物模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教学反馈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学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以后,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制作细胞模型。当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时,我们不禁感叹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学生的作品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和手段,的确可以用美仑美奂来形容:有运用雕刻技术将红薯雕刻成细胞模型的(图5);有使用琼脂形成凝胶代表细胞质基质,用各种糖果代表细胞器的(图6);有使用核桃代表细胞核的(图7);有使用弹珠代表核仁的(图8)。优秀作品真是数不胜数。
图8
通过对模型进行评价,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达到了什么水平,例如:有的学生作品并没有建构出粗面内质网,说明学生对分泌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掌握还不牢固;有的学生作品使用椰子壳代表细胞壁,这不仅做到了“形

雅礼中学高中生物论文:新课改背景下的模型建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四环
  • 文件大小7.25 MB
  • 时间202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