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市政规划的编制思考
摘 要:市政规划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基础,对提高城镇功能,促进城镇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的市政规划编制思考,探究如何在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进行市政工程详细规划,才能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持续发展,使城镇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市政规划;韧性;实施;微市政;智慧市政
党的十九大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客观上为市政规划管理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市政规划分为市政专业规划和市政专项规划两大类,含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消防等专业。
市政专业规划指的是城市各个行政主管部门(水利、水务、供电、燃气、环卫等主管部门),根据城市发展和自身专业发展需求,提出以自身需求为导向的市政专业规划,满足专业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不作紧密衔接。一般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执行业主部门组织审批,无需纳入城市规划。
市政专业规划审批流程
市政专项规划指的是以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为指导,结合市政基础设施专业系统发展要求,明确市政基础设施空间发展的专业系统布局规划和用地控制要求的选址选线规划,需与城市规划紧密衔接落地。其一般由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或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编制,报当地上级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应当纳入城市规划体系。
市政专项规划审批流程
本次探讨的市政规划指的是市政专项规划,其作为与城市规划发展紧密结合的规划,只有以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不断突破创新,才能体现市政建设管理基础性环节作用。市政规
划编制应当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提升市政供应服务,着力推动智慧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倡导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注重空间统筹利用,以形成综合协调、安全保障、绿色低碳、高效集约、弹性预留、面向实施的韧性市政供应体系。
1)促进市政规划的法定性进一步加强
深圳的规划体系是比较完整的,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各个层面的规划系统,现行的规划体系是以“法定图则”为核心的规划体系,赋予了“法定图则”较高的定位,体现了对城市用地空间管控的重视,而市政规划在整个规划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规划的法定性及严肃性一直没有得到重视,造成了各版规划、各层面规划存在不一致。在“双区驱动”及国土空间规划大背景下,需要厘清各版规划在市政建设中的作用,明确各类规划在指导市政设施建设的时效性和约束性,以及其边界,实现片区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协调统一。
2)促进市政工程规划与城市发展协调
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莞惠地区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规划落后于城市发展需要的现象,城市功能往往随着产业、人员的分布变化而跟随性布局,缺乏前瞻性和引导性。尽管早些年的市政规划在当时对规模的预判是超前的,但是实际证明,早期由于重经济,轻基础设施建设,市政管网作为城市的支撑系统,其规划建设一直都是跟不上城市发展要求:管网通道总是不够,断面总是偏小,国家规范也不断更新(如排水规范)。随着城市高强度开发,要充
新形势下市政规划的编制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