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资源利用率低,发展优势不突出。目前我县主导产业煤炭、冶炼、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总量偏小,辐射带动不强,企业未能做到围绕产业分工、合作,实行专业生产,并通过产业链有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业整体功能无法体现。产业链条短,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培育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任重道远。缺少优势大产业拉动,门类较多,主业不突出,产业关联度低,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不高。
(三)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日趋突出。国家从规范土地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投资的调控力度,致使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日趋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项目建设。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对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以及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将带来一定影响。
(四)工业及企业人才不足。优秀企业人才不足是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企业管理人才不多,缺少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的人才,尤其是承担县工业经济综合管理职能的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存在工业人才断档的倾向;二是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缺乏。不少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加上企业人才外流较多,造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都很薄弱。
二、潜力及优势
隰县工业的发展虽然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但是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我们有丰富的天然资源,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突出,同时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比较优势也较明显。在产业分工上,我们可以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形成产业上的竞争优势。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找准工业发展的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能够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符合隰县实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从发展环境看,未来五年,我县加快推进工业发展将面临大有作为的难得发展机遇。从宏观趋势看,转变发展方式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发展战略,把工业新型化放在了首要位置,并明确提出了工业新型化的七条路径。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把临汾建设成新型工业大市。县委、县政府顺势应时,确立了“工业强县”的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正当其时。从基础建设看,目前隰县“一铁二高”项目的建设、临大线改建、209国道扩建以及328、329省道改扩建,将极大的环节交通不畅这一瓶颈制约。“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拉动内需战略,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自身发展看,近年来我们先后引进了正佳煤业、煜佳合冶炼、龙湾水泥、午城酿酒、浙江盾安等一大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达产达效,将极大地推进我县工业发展,形成可观的现实生产力。此外,县委、县政府将2011年确定为
“开放年”,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增总量,以开发提质量,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从企业资源情况看,我县现有工业企业,大多成长性良好,且注重技改扩产,2010年实现产值862万元,近几年每年产值平均增幅在25%以上,预计未来五年仍会保持年均30-40%左右的增幅,;未来五年,我县每年约有5-7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竣工投产,加上现有工业企业、在建、拟建企业的生产规模,工业产值将会呈几何倍数的快速增长。其中:雨润集团20亿元、正佳煤业20亿元、龙湾安俊20亿元、煜佳合10亿元、天天饮料3亿元、午城酿酒2亿元,可实现产值75亿,剔除不可预测的因素,达到45亿是完全有可能的。
3、从工业园区发展看,(1)午城食品工业园区,以天天饮料有限公司、县城南沿209国道农产品加工和储运、午城酿酒有限公司为主力,形成食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化集聚带。今后五年,随着园区功能的日趋完善,食品工业园和河南中澜实业10万吨果品气调库的建成,以及每年约3-5个千万元以上工业大项目的建成,预计2015年实现产值20亿元。(2)黄土新型工业循环经济园区,以120万吨干法水泥、两个10万吨锰合金铁厂(古县村、紫峪沟)为依托,加快120万吨焦化及城区集中供气供热、谙正煤矿、年产6万吨聚氯乙烯糊树脂、年产10万吨甲酸钠项目、年产10万吨石灰岩矿山
项目、年产5万吨铸造项目、年产1万吨高锰钢耐磨件项目建设为重点,发展煤炭——冶炼——铸造——化工——建材——物流产业互动循环的示范园区。今后五年,随着黄土园区的逐步建成,循环工业园的提升,园区工业招商的强化,特别是抓住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预计黄土新型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期,预计园区2015年实现产值约30-35亿元。(3)下李新型工业园区,以汾西正佳煤业90万吨煤矿、雨润集团200万头畜产品加工为依托,加快浙江盾安10万吨金属镁
关于隰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