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解放军的 92式 毫米手枪 92式9 毫米手枪篇 1. 起步研制 2. 性能与结构 3. 走向国际 92式 毫米手枪篇 1. 研制。 2. 结构与性能 3. 手枪弹 4. 特战新兵评论与建议当 1997 年驻港部队的 95 式枪族在世人面前亮相时,有人预感到,这仅仅是中国军队换装新式轻武器的开始。作为军用枪支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军方是不可能让士兵手持新式步枪、机枪和其他轻武器,却使用老式 54式手枪的。果不其然,当 1999 年驻澳部队亮相时,一款新型手枪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 92式手枪。加装战术灯的 92式9毫米手枪从警用枪套内拔出的动作分解图 92式9毫米手枪篇:起步研制 1987 年,中国军方已经感到对战斗手枪进行更新换代十分必要。那时,中国军队的战斗手枪仍然是 54 式手枪、 64 式和 77 式手枪,仅装备公安执法机构和部队团以上军官。而 54 式手枪已经暴露出了口径小、威力小、弹容少、重量大等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军方要求研制新一代手枪以取代 54 式手枪,总体性能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并加以创新。在听取和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后, 军方明确了新手枪的具体要求: 提高武器威力, 增大弹头杀伤效果和穿甲性能, 减轻武器系统质量, 提高武器可维修性;外形美观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大量生产。在论证新手枪口径时, 多数人主张采用 9 毫米口径。其理由是: 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 毫米口径, 如意大利 92F 、美国 M9、奥地利格洛克 17/ 19、瑞士 P230 和苏联马卡洛夫手枪等等。除马卡洛夫手枪采用 9 毫米× 18 毫米手枪弹外,其他手枪都采用 9 毫米× 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这种弹采用铅芯弹头,对人员具有足够的杀伤威力,停止作用好。但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穿甲性能差的特点无疑与要求相悖。针对这种情况, 持该种意见的人员主张新研制一种采用钢心弹头,外形尺寸和内弹道与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相同的新型钢芯手枪弹。新手枪应既可以使用这种新研制的钢芯手枪弹,又可以使用帕拉贝鲁姆铅芯手枪弹,以有利于作战使用和外贸出口。该建议被领导部门所采纳。 1992 年初, 国内研制厂商开始进行 9 毫米手枪的预研工作。该厂很快拿出了十几种设计方案。初步的选型结果使五种方案脱颖而出。方案一采用半自由枪管短后坐原理, 回转闭锁机构, 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 整体塑料握把,握把上方两侧均设有保险扳把,全枪为单元化组合式结构。该方案被称为 9A 型方案。方案二为 9A 的变型,不同点是采用铝合金底把加后杆式护板,发射机构零件分散安装在枪底把上,没有发射机组件。该方案被称为 9A1 型方案。方案三枪管回转闭锁机构, 击针式击发机构, 铝合金底把, 发射机构零件分散安装在枪底把上,保险扳把位于套筒尾部。该方案被称为 9B 型方案。方案四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 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 复进簧套在枪管上, 铝合金底把加杆式塑料护板,发射机构零件装在枪底把上。该方案被称为 9C 型方案。方案五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 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 复进簧位于枪管正下方, 击锤簧为扭簧, 套筒两侧均设有保险扳把, 合金底把带两块塑料护板。该方案被称为 9一Ⅱ型方案。这五种方案经评估后,决定将 9A 型方案和 9一Ⅱ型方案进一步试制和试验,将二者优化结合为一种方案。至此,新型 9 毫米手枪的预研工作基本完成。正式研制开始后, 研制人员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在恶劣条件下, 如扬尘、浸河水, 手枪的可靠性问题。由于手枪是个人自卫战斗武器, 所以世界其他国家手枪均不做扬尘和浸河水试验, 故而一般手枪也都难以通过扬尘和浸河水试验。事实上,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要求手枪通过扬尘和浸河水试验的国家。自建国以来,这也是第一次对手枪提出这种要求。由于要求威力完全超过以前的国产手枪, 同时顺应世界潮流, 新手枪采用了弹容较大的双排弹匣。当研制人员进行试验后发现,国际上流行的双排单进弹匣的可靠性存在问题,无法达到扬尘、浸河水等环境试验的要求。研制人员采取另一项重要改进措施是尽量增大各运动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以及设置容沙槽和排沙槽。面临的另一个技术难关是消除开闭锁的楔紧现象, 也就是枪机在恶劣环境下经常出现复进中途停机的情况。由于 92 式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枪管回转闭锁机构。这种闭锁机构容易使枪机产生楔紧, 影响自动机运动循环的完成, 尤其是遇到泥沙污垢, 自动机运动受阻, 不能完成自动动作。研制人员采取的办法是将枪管开闭锁斜面设计为螺旋面, 枪管尾端设计有预转面,利用抽壳钩预转,联结座上开 45 。的螺旋槽。目的是为了减小枪机开闭锁能量消耗, 使自动机运动灵活。消除了开闭锁时产生的楔紧现象, 彻底解决了手枪的环境适应性问题。 1996
92手枪最全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